第14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荥阳残联举行爱心捐赠活动
巩义老者为杜甫立传超千万字
公路打“补丁” 养护工赛技能
登封窑瓷器亮相北京
农民戏曲唱响巩义市区
关注三夏
柿树湾米醋香飘500年
荥阳的石榴花 红了
新密开展企业薪酬试调查
新郑启动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柿树湾米醋香飘500年
柿树湾村社区广场上,以米醋的酿制场景为主题的铜雕落成。

本报记者 张 立 文/图

凭良心,酿好醋。新密市米村镇柿树湾村因遍布野生的柿子树而得名。这里的村民们世世代代手工酿造米醋,已有500多年。

日前,柿树湾村社区广场上,以米醋的酿制场景为主题的铜雕落成,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观看。“就是这样的,谷子要在大缸里存放十几天……”今年65岁的姚荣花,嫁到村里就开始跟着老人学酿醋,是村里有名的酿醋好手,自然对酿醋的工序烂熟于心。在柿树湾村,谁家的醋酿得好,家里主人就会有无限的荣光。

这里酿造米醋的历史,可以追溯至500年前的明代。当年张姓家族有人从山西迁徙这里,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便定居于此,并将从山西老家带来的酿造米醋的习俗传承下来。直至今日,村里家家户户仍用古法酿醋,开坛时节,醇香扑鼻。

柿树湾村背靠双牛山,一溪山泉从高处流下,汇入不远处的双洎河。张根成正在院子里摆弄装满谷子的大缸。“明朝时期,祖上老人从山西迁来的时候,这里的泉水和谷子是酿醋的最初原料。”他说,后来泉水逐渐干枯,种植谷子的村民也越来越少,他们用的水改成了地下深井水,谷子也多从外地购进,但酿造工艺始终遵循传统。

米醋传统的酿造工艺完全依靠手工,费时费力。酿造过程不添加任何化学产品,而且酿醋的人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妆品,甚至香皂也不能用。“一旦渗入其他味道,整缸的醋都会变质。”张根成老人说,当年酿制出的醋不能食用,必须在醋缸里存放三年以上才能吃,这样的醋越陈越好。老人家的陈醋最长的已经存放12年,在他家的储藏室,打开12年的陈醋坛子,满屋醇香,如同陈年美酒一般。

根据村民祖祖辈辈留下的传说,米醋的酿造起源于杜康酿酒。杜康在一次酿酒时,蒸好的饭拌曲入缸后,尚剩些许,他顺手弃之于大酒缸旁一口已不再作酿酒的小缸内。不料,二旬后黄昏时,他经过此缸时,忽然闻到一股香甘酸醇的特殊气味扑鼻而来。他好奇地走进小缸,伸手指蘸指一尝,虽然不是一般的酒味,但给人另外一种鲜美爽口的特殊感觉,于是用来拌菜和煮汤,甚是美味。为与酒区别,命名为醋。此后,杜康的作坊既酿酒卖酒,也制醋售醋,此物便迅速在九州大地流传。

自古以来,村民们一直在使用醋治疗一些常见的疾病。姚荣花老人说:“醋可用来顺气,陈醋炖鸡子,可以治疗胃病;陈醋加热放入红糖,可治疗肚子疼;村里谁家的媳妇生孩子,都会食用一些上等的陈年米醋,以方便生产……”

在东汉名医张仲景《金匮要略》和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了以醋治疗多种疾病的方剂。相传唐朝女皇武则天曾一度腹胀呆滞,食不甘味,宫中御医久治不愈,甚为忧虑。后来两内侍微服私访民间,得到醋可治此病的秘方,武则天每日酌饮少许后胃口大开,不足月余,痼疾全无。醋有这样神奇的疗效,是由于它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它能刺激胃神经,使胃分泌增强和制止胃内食物过度发酵,有开胃消滞作用。

柿树湾村支部书记张护军双目炯炯有神,透着股精干劲儿。他家也世代酿醋,他正和村民们筹划在村里建设一个手工酿醋产业园,把村里的酿醋能手集中到这里,秉承传统工艺,扩大生产规模,村民的产品由合作社统一收购、包装、销售。“让父老乡亲们的劳动创造更多价值。”张护军说,“祖辈留下的手艺,不仅要继承,也要发扬,富裕村民,才是祖先的希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