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归 航
父母在
《被误解的台湾史》
五月十三下雨天
诗问与诗韵
等你发现
qhq447
qhq4420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五月十三下雨天

连德林

农历五月十三,过去郑州农村多把此日称作下雨的“好儿”,是个吉利日。民间俗语有“大旱小旱不过五月十三”﹑“五月十三关公磨刀斩小妖”的说法。关公,即三国时的关羽,字云长,后人把他神化后,通称关帝﹑关公或关老爷。传说关公英灵升天后,玉帝封其为“三星都督”,由民间“万世人杰”升华为天庭中的“神中之神”。关公在南天庭就职后,时常到下界体察民间疾苦,因而各地纷纷建起关帝庙,受到民间众百姓的虔诚供奉,也因此招致了南海一妖龙的妒忌。有一年正值夏粮作物旺长时,妖龙趁关公外出巡察不在天庭时,便张开血盆大口吸干了江河之水,致使大地庄稼干旱枯萎,农民便到关帝庙祈祷求雨。当关公回到南天庭听到百姓的诉求哭讨声时,便俯瞰下界,见赤地千里,旱情严重,于是便启奏玉帝,请旨擒服妖龙为民除害。玉帝准奏,定于五月十三日吉时,在南天门外磨刀出征,当时所用磨刀之水洒向凡间形成微雨。而后,关公与众天将一起降服了妖龙,逼其吐出腹中水,解除了人间旱情,恢复了风调雨顺的景象。从此以后,人们把五月十三日视为关公磨刀斩妖和下雨的吉日。

人们把五月十三视为下雨的吉日,只是一种心理上的期望。按农时节令,这时正处在“芒种”与“夏至”之间,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都会有降雨的过程。此日若是下雨,人们则会说关公在磨刀,磨刀水从天而降,下的是吉雨,预示当年必将雨水均匀,五谷丰登。若是此日前后无雨又有严重旱情,那该如何呢?民间也有招数,那就是把关老爷的塑像抬出庙外放在阳光下,这叫“晒驾”。如果再不下雨,接下来便举行盛大的祈雨仪式,新中国成立前这种祈雨活动在郑州农村很是流行。下雨和关公联系起来,使他具有了一定的“雨水神”属性。祈雨也多是群众自发的一种求雨形式,在那靠天吃饭的当时,人们在无法与天抗争的情况下,借助关公的神力和天斗,也算是一种无奈之举,从中反映的则是人民大众纯朴、善良的本质。

有关五月十三祭关公的说法很多,有说此日是关公的生日,有说是关公单刀赴会的日子,再就是磨刀斩妖下雨的吉日。其实在民间五至十月有三天为关公纪念日:即五月十三磨刀日,六月二十四诞辰日和十月遇害的“神日”。五月十三关公斩妖除害,民众感其恩德,则把这天作为“关公救生日”来进行祭祀纪念。这里虽有迷信色彩的成分,但仍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民间信仰。

2006年,济南市已把五月十三作为“祭天习俗日”申报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