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左丽慧 文 李焱 图 如果说《手舞四季》《蓝天下的飞翔》等舞蹈,使河南乃至全国观众认识了中州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聋人姑娘和“花开无声艺术团”,那么,“5·18”全国第24个助残日以来,通过走访郑州聋艺画廊“签约画家”、痴迷绘画的聋人小伙儿刘璇,精于皮雕的聋人姑娘侯宏丹,手语翻译、马来西亚姑娘刘卓璇等人,从他们的故事中,记者看到了这个特殊群体更多不为人知的对美与爱的向往…… 圆梦舞台“聋艺画廊” “我爱春天的春露,我爱夏天的金黄,我爱秋天的火红,我爱冬天的银白。我爱家乡的四季,我爱祖国的美丽……”2012年10月,中州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24名聋哑姑娘带着手语舞蹈《手舞四季》,踏上了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的舞台。她们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帮助热爱绘画的同学刘璇完成自己的梦想,实现自我就业、创业。 现场300名梦想观察员中,287人投票升起了他们梦想的翅膀,使“聋艺画廊”——一个帮助聋人展现自我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在2013年9月底得以建立。 去年从中州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动漫设计专业毕业后,刘璇也成为聋艺画廊首批签约画家,可以专心绘画艺术。 中州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院长孟繁玲介绍,中州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以《手舞四季》展现了聋人别样的青春,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获得了河南省残联、郑州市残联及郑州市慈善总会的关注,也有很多社会企业和爱心人士主动表示,愿意为孩子们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中州大学与郑州乐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达成共识,合作创办了聋艺画廊,为聋人大学毕业生圆创业之梦搭建平台。”孟繁玲表示,他们尝试了很多方式,希望能帮助有梦想的聋人,能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聪明才智来实现个人的价值,“聋艺画廊是一个载体,希望通过我们的探索,使聋艺画廊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帮助到更多的聋人就业、创业。” “他们生活在无声世界却用心聆听生命的节奏,他们虽然无法用声音交流,却能用灵动的手指传递内心对美与爱的向往。”聋艺画廊经理樊延峰告诉记者,聋艺画廊宛如一艘承载着众多聋人青春理想的小船,正扬帆起航。 通过手语翻译记者了解到,刘璇从初中到现在学习画画,差不多有9年时间,“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艺术家,将来有自己的工作室,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们。”刘璇表示。 小牛皮上的指间舞蹈 “我很喜欢皮雕这份工作,可以展现我们聋人的才华和技艺。”昨日,记者来到郑州三马艺术品设计公司,即将从中州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装潢专业毕业的21岁唐山姑娘侯宏丹,正在娴熟地使用旋转刻刀在小牛皮上雕刻唐草花纹等图案,一张张小牛皮在她舞动的手指下,化身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这也是中州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与地方企业合作的一项新尝试。 孟繁玲告诉记者,学院的“特殊”之处在于设有装潢、艺术设计、动漫设计、摄影摄像技术等多门类聋人教育专业,并不是常人想象中的学习领域狭窄,“刚开始我们的专业也没这么多,后来渐渐发现,除了需要听力方面的专业,听人可以学的,聋人一样可以学得很好。” 三马公司负责人田荣对16名聋人员工特别满意。“我们今年刚刚开始用这些聋人孩子,他们特别聪明,学东西快,很虚心勤快,很懂得感恩,特别珍惜工作机会。”田荣还“无奈”地告诉记者:“孩子们周六周日也不愿意休息,主动要求到公司工作,怎么说都不听。” 艺术总监周伟告诉记者,皮雕技艺目前在河南乃至全国都比较少见,皮带、箱包、钥匙扣乃至服装等等一切使用皮的地方都能运用皮雕技艺,而这门技艺需要的工作场地小,使用的工具简单,且适合聋人,“我们有个想法,等这些聋人孩子完全掌握这门技艺后,我们支持他们单独创业,支持他们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我们接到的订单交给他们来做。”周伟表示,全国聋人有两千多万,聋人要么难就业,要么难以稳定,希望他们能为聋人就业提供一份帮助。 手语翻译的别样人生 “原来我也没想到自己会走上手语翻译这条路,刚开始只是觉得聋人很单纯、快乐、善良,跟聋人在一起很开心……”在第三届全国相亲大会上,一口流利普通话、担任手语翻译的姑娘引起了记者注意,详谈之下得知,这位一直陪在聋人身边的刘卓璇是在中州大学实习的马来西亚留学生。 刘卓璇认为,除了“听”,聋人和听人最大的区别只是沟通方式的不同,“听人用嘴交流,而聋人用手语沟通,其他的都一样。甚至聋人的视力运用更好。” 在刘卓璇看来,聋人在学习过程中付出了比普通人更多的汗水,他们追求艺术的执着、严谨,在绘画艺术上的表现力与想象力甚至超过了普通人。“很多聋人渴望进入听人群体,最主要是听人学习手语的很少。有的家庭有了聋人孩子,父母往往愿意不惜一切代价想去治好聋人孩子,让他开口说话,却没有想到首先改变自己,去学学手语,和孩子更好地交流。”刘卓璇表示,令人欣喜的是,现在手语翻译专业的人越来越多,聋人和听人交流越来越多。 请别再误会“聋人” 聋人脾气急躁、聋人容易自卑……曾几何时,人们对聋人的误解非常普遍。但中州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聋人教师周晓宁却认为,聋人“急躁”是由于表达造成的,聋人往往在听人面前急于沟通,急于改变自己的现状;而使他们产生自卑的不是自身的残疾,而是来自社会的歧视。 “聋人获取知识的方式比较窄,不是他们不愿意学,而是渠道少,老师不会手语。”周晓宁告诉记者,她在绘画等课程的教学中发现,聋人比听人更易集中精力,视觉特别敏锐,“两人同时看一个东西,听人会觉得是一面普通白墙,但聋人能看到细微的差别。艺术学习上,聋人在绘画、视觉设计等方面具有优势,其他方面则与听人无异。” 据统计,全国有两千多万聋人,但只有19所大学接收聋人学生,每年一共也只有一两千人拥有学习的机会。在周晓宁看来,聋人学生很懂得感恩,十分珍惜学习机会,对老师布置的作业都认真积极完成,“我曾一周布置两幅绘画作业,听人学生常常拖到周末才会交上1幅,而聋人学生却一周会交上4幅。” “原来听说过聋人就医时,因为沟通不畅延误治疗时机,导致聋人死亡。我觉得我们需要更多的手语翻译,希望更多的人能学习一些手语。”周晓宁还建议,希望社会能给聋人同样的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虽然聋人的世界是无声的,但是聋人也可以给自己和他人创造无限的精彩!”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