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大城市治堵谨防片面利用“停不起”
公共事务:
非逐利银行应尽之责
小微优惠政策
为何会放“空炮”
围观高考作文少点自以为是
组织单独考试
关系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莫让不规范中介
成为简政放权的“肠梗阻”
没有主体公平何来市场活力
跳桥维权?
从立法减轻施救者责任切合公序良俗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莫让不规范中介
成为简政放权的“肠梗阻”

莫让不规范中介

成为简政放权的“肠梗阻”

据《人民日报》报道,不少办过项目审批的企业主都有这样的感受:跑审批,大部分时间都在跟中介打交道,“有些中介就像‘二当家’,有时甚至比政府还牛气。”

审批中介作为市场要素,在行政审批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有一些依附部分行政审批机构的中介机构,则凭着这种“依附”关系握住“隐形审批权”,利用提供审批要件人为制造“关卡”,垄断经营、服务用时长、收费不合理,人们称之为“戴着市场的帽子,拿着政府的鞭子”。

目前,在一些地方,审批前置中介环节甚至占总审批时间的2/3,而这些中介机构与行政审批机构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简政放权,市场在放的同时也要有所监督,否则一味地放任自由会给那些“红顶中介”带来可乘之机。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新一批共52项行政审批事项,这有利于减少中间不必要环节,让优惠政策落地,释放市场活力。同时,继续清理和压缩现有前置审批事项,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并实行目录化管理制度,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

在去年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政府工作报告》确定年内再取消和下放200项以上行政审批事项,这对于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让政府更好归位、市场更大发力、群众更多受益,具有重要意义。

简政放权是深化政府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之举,不能让中介成为“肠梗阻”。给痼疾动手术,减少、整合和规范前置审批及中介服务,必须标本兼治。既要针对审批前置服务数量和名目过多过滥,引入负面清单管理理念进行清理规范,又要把中介服务纳入审批全流程优化设计。更为关键的是,还要切断政府部门与中介机构的利益链条,应该规定中介组织不得以原挂办单位的名义执业或招揽业务,不得与原挂办单位互相参股、持股,以最大限度地消除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

随着简政放权和政府改革逐步走向深入,一些难啃的硬骨头也随之浮出水面。从清醒认识到科学实践,会有一个过程,这其中制度执行力是关键。各地区、各部门只有加大工作落实力度,既要解决越权越位问题,又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做到放活不放任,防止截留改革红利,才能确保今年简政放权各项目标任务按时完成,让群众切切实实更多受益。 宋 华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