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国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聚焦两岸关系
丹江碧水润绿城
警惕!银行卡也可被盗卖
我省十项重点民生
工程拟办46件实事
院士制度“大修”
七年内建立现代物流体系
中国计算机大会10月在郑举行
铁路下月调图 涉及郑铁88趟
省会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
不允许设立户籍“门槛”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院士制度“大修”
提名增选门槛提高 品行不端将被“劝退”

据新华社北京6月11日电(记者 吴晶晶 余晓洁)正在此间举行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中科院和工程院分别对各自章程进行“大修”,对院士制度进行改革完善。两院的改革方案直面社会反映强烈的行政化、功利化等问题,从候选人提名渠道、增选机制、退出机制等方面展开,将着力使院士称号回归荣誉性和学术性。中国工程院已于11日表决通过了《中国工程院章程》修订案。

院士遴选直接关系到院士群体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声誉。过去,院士候选人推荐渠道除了院士直接推荐外,各省(区、市)、有关主管部门、国内各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都可以推荐。

为坚持和突出院士增选的学术导向,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扰,新修订的《中国工程院章程》明确了两种提名渠道:一是院士直接提名候选人,每次增选,每位院士提名候选人数不超过两名,获得不少于本学部三位院士提名的候选人为有效;二是中国工程院委托有关学术团体,按规定程序推荐并经过遴选,提名候选人。其他推荐渠道均被取消。据了解,中科院院士增选也将只保留院士直接提名和有关学术团体按规定程序提名这两种提名途径。

院士们评价,此次章程修订中,动作最大就是在候选人的提名渠道上。两院均将取消主管部门、地方等遴选途径,仅保留院士提名和有关学术团体按规定程序提名两种提名途径。

在院士增选机制上,借鉴国际上院士选举制度的普遍做法,两院均将在候选人所在学部范围选举投票的基础上,增加全院院士终选投票环节,以此考察候选人在更广学术范围内的认可度。

在广受社会关注的院士退出机制上,工程院新章程在已有院士退出机制的基础上,增加了“劝退”规定,当院士的个人行为违反科学道德或品行不端,严重影响院士群体和工程院声誉时,劝其放弃院士称号。据悉,中科院新章程也拟作相同的规定。

据悉,院士制度改革还着眼于把更多中青年人才遴选到院士队伍中来,同时更加关注国防、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等相关领域符合条件的候选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