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锦旗送给好民警
网格长“走读”变“住读”
千古梁祝起桃园
“三夏巡回法庭”田间地头服务群众
大山里走来兼职“麦客”
健康大讲堂让万名群众受益
新郑织密食品安全网
巩义全面启动夏季防汛工作
荥阳宜居健康园区
加快“三院一校”项目建设
新郑“市民文化大讲堂”开讲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最后一个种粮季

本报记者 史治国 文/图

“这几天浇完地,我就和我的媳妇一起去外地干水电安装了,我们一家三口一共三亩三分地,这次土地流转后,按一亩给我1500元算,流转公司以后每年要给我4950元,但想到以后可能再也不会浇地、种庄稼了,心里还是有点空落落的。”昨日午后,夏日炎炎,热辣的太阳晒得人有点发昏,在荥阳市广武镇插闫村的田间,记者见到了正在田地里给玉米浇水的苗中友夫妇(如图)。

苗中友拨弄着浇水的水管子,每个地方浇多长时间,他心里有数,每个角角落落都要浇到。他告诉记者,他和爱人前年在外面搞水电安装,一年能挣五六万,但家中的三亩多地始终是自己的牵挂,每逢天旱浇水、打药施肥、收割、播种的时候总要和媳妇一起回来,见见乡里乡亲、亲朋好友,圆了很多念想,心里格外踏实。

苗中友是上门女婿,当年来到插闫村,村里分给他责任田的时候,他心里有无限的欣慰。这三亩三分地他们种了近20年,剩下最后一季了,他还是有一点不舍,这块土地滋润着他们一家的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发生的故事、留下的汗水一幕一幕清晰地浮现在眼前,竟然那样美好,那样幸福。前两天,他三夏前接手水电安装的客户来电话催他,他嘴上答应,外出的步子迟迟没有迈开。

插闫村一共有3000多亩地,村支部书记蒋长水告诉记者,目前流转2000多亩。秋收以后,包括苗中友家责任田在内的近千亩土地将交给一家公司集中开发。土地流转后,村民不仅有土地补偿金,经过培训后,他们开小吃店、外出做月嫂、搞运输等,收入增加了许多,精神头也有很大变化。苗中友看着媳妇闫小慧,说:“看俺这媳妇,和城里人有啥不一样?”闫小慧低着头摆弄井口开关,笑而不语……

荥阳市广武镇党委书记马朝阳介绍,广武镇土地流转将近5.5万亩,辖区内以龙头项目为引导,拉长农业链条,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镇里形成了“北部林果和大葱,南部蔬菜加粮食基地”的发展特色,以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为主的主题产业园建设也初具规模。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