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新密岳村镇:挨门逐户求良谏 真查实改暖民心
郑州发放首批
单独二孩生育证
我市前5月蓝天
同比增加一成多
击中心灵 只因真实
《素质教育的郑州实践》引发大讨论
台湾媒体参访河南
一路走来一路“点赞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密岳村镇:挨门逐户求良谏 真查实改暖民心

本报记者 张 立 通讯员 姚全红

“跑腿办,啥都办。”新密市岳村镇桥沟村村民吕改兰说的,是该镇新近建立22个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专门为农民群众跑腿办事。“有需要到镇里办的事,就找咱村代办员张书杰吧,我的医保、社保、低保全是他给我代办的。”

“三夏”大忙,驼腰村南顶组孤寡老人李玉凤一亩多麦田收割困难。镇上的“三夏”服务队帮他收割入仓。老人逢人就说:“多亏了镇、村服务队帮我收麦子,我的一亩多小麦才没有被前些天的那场雨水冲走。”这样的“三夏”服务队,岳村镇组织了22支。

今年4月,该镇干部进村挨门逐户“求意见”。五星社区居民赵化平和多名住户反映由于机井水位下降,社区供水时断时续,很不方便。镇上立即着手联系社区附近的卢沟煤矿水源,仅用一星期的时间,便将企业的用水管网与五星社区的管网成功对接,社区居民用水不再作难。

岳村好事,近来不断涌现。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岳村镇坚持“教育与实践并重,听取意见与立行立改并行”的原则,把改进作风与服务群众有效结合,围绕服务群众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查找工作问题,围绕工作问题查找作风问题,围绕作风问题抓好整改,在群众吃住行、便民服务、环境整治、文化生活、就业增收等方面,为群众办了一件件、一桩桩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

该镇通过“六征两进一卡”广泛征集问题建议,采取调研、会议、谈心、电话、意见箱、电子邮箱“六征”方式征求意见建议;组织机关干部进网格、进农户,挨门逐户问民生,听取民声民意;发放便民联系卡,方便群众反映问题,使各行各业、各类人群的声音都及时反馈上来。全镇先后印制征求意见表8000份、便民联系卡8000张,走访入户3100多户,收集涉及作风建设共性问题、群众期盼解决的实事和全镇经济发展等3个方面8类意见建议1482条,归纳梳理具体问题123项。

对征集到的意见、自查出的问题,建立台账,归口办理,到事、到门、到人,限时办理,实行“两查三公示”,个人自查、单位督查、问题清单公示、整改措施公示、整改情况公示,以最快速度解决群众诉求。针对有关干部存在的作风问题,开展正风肃纪行动,完善首问负责制、微笑服务制、查岗签到制等机关管理制度,机关干部全员持证上岗;整治领导干部超占办公用房问题,16名科级干部全部合并办公;压缩合并会议,少发文件简报;成立22支“三夏”党员服务队,搞好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家庭的农忙帮扶,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针对影响稳定的矛盾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实行领导干部包案,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时办理,已化解不稳定问题10起。针对群众期盼解决的实事,开展便民服务行动,规范镇便民服务大厅和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方便群众办事;采取技术培训、小额贷款、提供信息等措施,促进就业创业;出台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完善村级财务管理;举行广场舞、健身操轮训,举办了岳村镇首届广场舞比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举办《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成长动力》家庭教育大型公益报告会1次,1300多名家长聆听了最前沿的家庭教育理念。针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行为,开展了无证煤场关停、低保审核2项专项整治,关闭无证煤场19家,审核掉不符合低保标准户82户。目前,已解决立行立改事项59件。

在马沟村开元生态种植园,郑观现、郑文成正在自己流转出去的土地上为冬桃套袋;旁边该村一组村民卢爱社正在自己承包的葡萄园内锄草。这样的农民创业园,岳村镇已有35家。

活动中,岳村镇围绕让群众“住得好、生活好、环境好”的目标,把活动开展与促进发展有机结合,统筹兼顾,求真求实求效。工作中,集中精力抓好三件事:一是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让群众住得好。按照“一区四中心”(一个镇区,四个新型农村中心社区)规划布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功能配套,逐步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二是着力抓好三项产业发展,让群众生活无忧,住得稳。利用区位优势和自然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新型材料创业园、乡村旅游及休闲农业、养生养老三项产业,促进群众增收。三是大力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美化环境,让群众住得舒适。加大荒山荒坡绿化和生态廊道建设,不断提高全镇森林覆盖率,覆盖率现已达40.6%。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