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郑·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正是快马加鞭时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正是快马加鞭时
郑新快速通道两旁花草层叠。
新郑新区建设日新月异。
河南桑乐数字化太阳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在加紧生产。
功能完备的龙湖镇公园大地连庄安置点。

本报记者 刘冬 高凯 刘栓阳 文/图

今年3月,财政部门透出喜讯,新郑市2013年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03亿元的成绩排名全国县级市73位,首次跻身全国财政收入百强县(市)。

2013年底,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出炉,新郑市排名前进2位、升至49位。

与此同时,省社科院发布《河南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报告》,首次从“发展质量”角度对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新郑荣获第一名……

以黄帝故里著称的新郑市,近年来在中原经济板块中一骑绝尘。国家领导人、省调研组、外省考察团以及兄弟县市争先来到新郑这个“富矿”考察调研、参观学习。

独步中原的背后,是新郑市四大班子和广大干群在用事实讲述铿锵前进的每一步……

新郑眼界 组团发展 积小胜为大胜

投机之会,间不容穟。历来,新郑人不仅有善于抢抓机遇的能力,更有驾驭发展的智慧。

在过去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郑州向北、向东、向西拓展均已形成相当的规模,如今的南区也步入了崛起的征程。

向北,对接甚至融入郑州,借省会的力量带动自身经济上一个台阶,这一直是新郑市的夙愿。

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这是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而其规划中近半面积在新郑境内,唇齿相依。

坐落在黄金发展区域,新郑在建设郑州都市区的洪流中,如何做好定位,成为承接大郑州的排头兵?在运营城市的过程中,如何在傍港区的同时,找准坚持和发展自身产业的发力点?

“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亡”。新郑市深入实施“融入大郑州、融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承接郑州产业辐射”的“双融入、双承接”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三大主体”工作。

新郑市高标准编制了《新郑市城乡总体规划》,定位于辐射带动能力强、服务示范作用明显的二级中心城市,做“郑州的副中心”。同时,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融入大郑州和港区的先行条件,努力实现“无缝对接”,充分发挥自身区位和基础设施等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努力在主动服务中承接沿海地区产业和郑州市退城进郊产业转移。

2013年,新郑市牢牢把握“强投资、夯基础、调结构、求提升”总基调,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尤其是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38亿元,同比增长41%。即便按照20%的增速,3年后将达到60多亿,新郑市有条件、有信心把机场城市的特点放大为区域竞争的优点,努力把新郑建成临空经济强市。

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新郑市提出“三同三比”,就是通过与航空港实验区规划同步、基础设施同建、产业体系同构,比效率、比环境、比成本,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在交通道路和基础设施方面,新郑市规划的“九纵十横”城乡路网1551公里已建成1279公里,其余部分2014年底前将全部建成;市域污水基本达到了“全收集、全处理”,中心城区和龙湖、郭店等6个乡镇实现了天然气入社区,新建新型社区全部实现了集中供水。

“我们还需要加油,更需要百倍努力,否则处于‘三区叠加发展’核心区域的新郑就要被潮流淘汰。”新郑市委书记王广国说,发展就要往前看,往前看就要有开阔的眼界和干事情的胆量。

纵观新郑发展,目前主要是抓住郑州市产业辐射、产业转移契机;而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和航空港实验区“三区”建设的叠加,是未来新郑最大的机遇。“航空港实验区有前景,新郑就有前景;航空港实验区有未来,新郑就有未来。新郑将深入实施‘双融入、双承接’的发展战略,与郑州、航空港实验区组团发展、一体发展、搭便车发展,扎实推进,累积递进,积小胜为大胜。”新郑市委书记王广国称。

新郑气魄 求大做强 打造新郑经济升级版

华南城、华商汇、雪花啤酒……一个个商业巨头纷纷抢滩新郑,给人重要印象之一就是“大”,不仅因为规模,更是因为实力。频出的大手笔,张扬着宏大的气魄。

梳理2013年新郑市经济“总盘子”,该市工业经济稳中有升,完成主要工业增加值309.9亿元,增长11%;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粮食总产达5.78亿斤,畜禽养殖总量超过4000万头(只);第三产业势头强劲,完成增加值137.2亿元,增长10.6%。

前不久,以项目云集的新港产业集聚区为首的“项目大会战”率先发力后,新郑今年“一口气儿”安排的共计255个重磅项目也陆续跟上,意在通过强投资,进一步提速临空港经济强市建设。

新郑市求大做强的气魄表现在不墨守成规、主动求变上。近年来,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新郑市初步形成了“三主三辅”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主产业”包括围绕商贸物流业发展,充分发挥临郑临空的区位交通优势,主动承接郑州市区市场外迁转移,集中规划和建设会展中心等一批大型商贸物流项目。特别是依托总投资650亿元的郑州华南城商贸物流项目,在北部龙湖组团规划建设25平方公里的商贸物流产业园区,着力打造全国一流、中部领先的商贸物流基地。

围绕食品烟草加工业发展,以市区东部的省级重点产业集聚区——新港产业集聚区、薛店新市镇为依托,推动新郑卷烟厂发展,做强达利、中储粮等现有食品企业,同时积极引进光明乳业、青岛啤酒等食品企业,着力打造全省最大的烟草食品基地。

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依托年产70亿支国内最大医用水针剂生产基地的优势,加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建设,着力打造省级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

与此同时,统筹发展富士康配套产业、高端制造业和传统制造业提升为主的三个辅助产业。在京港澳高速公路以东、省道323以北,规划50平方公里的电子科技产业园,吸引富士康配套项目或电子科技项目入驻;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对机制瓦、水泥等传统制造业进行改造提升,增强产业竞争力。

近年来,新郑市在采用领导招商、以商招商、节会招商等有效招商方式基础上,尝试开展委托招商、代理招商等方式争取招商引资取得更加突出成效。同时,该市还围绕主导产业,瞄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等重点区域,积极走出去,成功引进一批大项目。

按照“成长性好、竞争力强、关联度高”的要求,新郑市又提出了产业“小而全”向主导产业突出转型的发展理念,围绕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上下游产业链,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行业50强企业开展招商,形成龙头带动效应。2013年,新郑市共签订投资项目77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5个。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新科技与新产业融合。去年6月,100多名来自全国知名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把脉问诊新郑企业发展、产业升级等方面的问题。之后,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郑州大学等8家单位与新郑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扶持新郑企业发展。

新郑科研体系建设也全面起步,该市计划经过三年努力,建成院士工作站10个、研发中心30个、科技孵化器1个、科技产业园3个,促成产学研项目50个、技术成果交易100项。

新郑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建武介绍:“我们要围绕‘三主三辅’产业体系,坚持龙头带动、项目聚集、园区承载、质量提升,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努力打造新郑经济升级版,为改革发展积蓄强劲动力。”

新郑智慧 巧破瓶颈 加速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新郑通往快速崛起的征途上一场无法回避的“硬仗”,是必须啃下的“硬骨头”。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着土地供需失衡、利用率低下以及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等难题,尤为关键的是对新增建设用地的大量需求。

薛店镇计划2010年至2020年新增城镇工矿建设用地为3000亩,近几年这部分土地指标已用完,陷入了招商引资势头迅猛与项目无处落地的窘境。

一场深刻影响新郑经济发展的大戏拉开了帷幕。新郑市提出,通过“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盘活用好存量,提高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合理分配地产和产业用地规模,通过增减挂钩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节约出来的土地优先用于工业,用产业发展提供的就业支撑反过来带动地产业的可持续扩张,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

通过强力推进新型社区建设,薛店镇整合土地约7600亩,从根本上解决未来城镇化进程中的用地难题。

将工业发展获得的税收反哺农业的同时,新郑市还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休闲观光农业、有机农业等现代农业,突出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使地产、工业、农业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实现共赢。

2013年,新郑市新补充耕地8124亩,争取用地指标12619亩,盘活闲置低效利用土地2098亩,收购储备国有土地5925亩,保障了一大批项目用地需求。

如果说解决好土地怎么用,吹响了新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号角,那么,新郑多渠道筹集资金,更是为新型城镇化的大发展擂响了战鼓。

2010年,新郑地方财政收入12.69亿元。2013年,该市财政收入达到38.02亿元,三年实现翻番。“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多,解决居民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公共福利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一项重要指标,地方财政收入难以满足城镇化发展的投资需要。”新郑市相关负责人解释。

新郑市按照“政府主导改造安置、市场化运作开发建设”的模式,通过资产注入、公司治理、市场化改造、政府授权等阶段,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重点打造了政通公司、新区发展投资公司两个百亿级的政府投融资平台。在常规融资基础上,充分利用金融租赁、信托、城投债、BT、境外人民币债券化等多种方式进行融资。

去年7月,新郑市政府与华龙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募集资金15亿元。2013年全年融资42亿元,增长16.2%。目前,政府主导安置房建设总量达250万平方米,投资比重不低于全部安置房建设的60%。

从此,打通了土地、资金两座大山,新郑的新型城镇化迈向新的开端。

新型城镇化,人是核心,业是根基。保障农民失地不失业,一直是新郑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该市还捧出了和农民息息相关的“六本账”来保障农民方方面面的利益。所谓“六本账”指的是算好土地指标、农民利益、资金运作、就业岗位、粮食生态、社会保障六个方面的账,最终目的是保障农民受益。

龙湖镇林锦店村党支部书记郑保才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过去,村民们人均住房不足30平方米,人均固定资产不足4万元,集体资产为0。搬入新社区后,户均补偿30万元,每户提供两套以上住房,人均面积达60平方米。同时,每户预留的共4万多平方米作为集体资产,集体固定资产达到4亿元。

仅林锦店一个村就能节约出311.5亩地用于地产开发或产业发展,来实现群众安置、资金运作及产业发展的总体平衡。

新郑善用精妙之手,破解土地、资金等难题,发展和民生两不误,这种走“新”更注重走“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让新郑不仅站住脚,更挺直了腰。

新郑速度 高效务实 激发改革发展活力

“只有快人一步,才能高人一筹,率先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新郑市委书记王广国语重心长地说。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被誉为商贸物流航母的郑州华南城项目落户后,新郑市每周召开项目推进会、熬夜制订征迁补偿方案、烈日下帮助群众搬迁……3名同志晕倒在征迁现场,20天完成了3个月的拆迁工作任务。高效务实的作风让投资新郑的企业享受到回家般的温暖,也激励鼓舞了项目建设者的信心。

华南城企业负责人感慨:“郑州华南城的建设速度令企业领导、员工都没有料到,实在太快了。感谢当地为华南城建设付出的辛劳和汗水,他们用高效的政务服务,为项目建设打开了方便之门……”2013年,华南城完成投资百亿元、开工面积达330万平方米。

新郑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建武认为,网格化管理使干部绩效考核由过去的年终考核、用前考察变为日常的动态考核,由过去的组织评价变为标准化、数据化积分量化评价,由过去的结果内部掌握变为公开化、信息化社会展示,“工作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干部孰进孰退,有依有据。”

经济发展、环境优化、综治维稳、社区建设……在新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角落,网格化管理的“接地气”,让它生命力十足。

去年7月,新郑市党政考察团一行数十人赴合肥、重庆进行考察、学习。考察中,不少代表都感叹“差距”是那么的刺眼,身上多了无形的压力。

王广国介绍,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中原,新郑是发展的佼佼者,但比起发展更快的重庆、合肥的一些地方,新郑就不能算是快马了。“也是为了避免走弯路,为了走得更稳当、走得更实在。”

不仅如此,新郑市还创新工作方式,向一线派出169名历练干部,在涉及52个新型社区建设、群众拆迁安置、群众再就业保障等方面,他们不畏困苦,发挥了“突击队”的作用,确保了辖区一批大项目顺利实施。

如此高效率、务实的发展环境,得益于新郑上上下下广大干部的齐心协力,也得益于该市为辖区企业、项目发展的思考与行动。

打铁还需自身硬。新郑市拿自己“开刀”,大力整顿机关作风,清理收费项目、审批事项,全面简化行政服务流程,并重点治理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吃拿卡要,推诿扯皮等“不作为、乱作为”的不良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新郑市纵深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机关建设,将园区与所在主要乡镇领导班子套合改革,领导干部交叉任职。“这样更容易从思想、人员到工作机制,实现全面套合、无缝衔接,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服务体制,提升管理服务效能。”刘建武解释。

同时,该市要求对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实行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办公,严格落实限时办结制和首问负责制,并通过建立首席服务官制度、项目联审联批例会制度、企业监测点制度、企业安静生产日制度、重点企业重点建设项目分包联系制度等。

另外,该市还定期组织开展企业周边环境专项整治活动,并开通“经济110”和企业服务热线电话,全天24小时受理企业、商户举报,为企业和项目发展扫清一切人为障。

良禽择木而栖。行政服务高效快捷,基础设施日趋成熟,带动了企业和项目发展,也吸引了大批新项目在新郑筑巢发展。

结语

2014年年初,新郑市委、市政府谋篇布局临空经济强市建设。

新郑市委书记王广国说,全面融入以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统揽的郑州都市建设大局,发挥商贸优势,是新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最大动力,是新郑未来发展的基石。

如今,建设临空经济强市已经成为新郑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轴心。实践证明,这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既有对新郑区位特点、资源优势的科学判断,也有对区域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为新郑未来发展走向赋予了全新的理念和丰富的内涵,令人振奋,催人奋进。新郑的发展,正是快马加鞭时!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