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强化红线意识 促进安全发展——第十三个安全生产月活动
我省千人医疗床位数
首次达到全国水平
郑州喜增一处世界遗产
中原经济区城市旅游再添盟友
居民自治 追回失落“花园”
清华大学今年计划
在豫招生102人
今年前5个月航空港区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亿
多陪孩子可令学业事半功倍
wjx46121
卷轴黑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喜增一处世界遗产

郑州喜增一处世界遗产

(上接一版)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位于郑州市惠济区,包括通济渠索须河段和通济渠惠济桥段。通济渠索须河段为现状河道,西自丰硕桥,东至祥云寺村与贾鲁河交汇处,长约16公里,呈西—东走向,部分河段河面宽40余米,河堤基宽20余米、顶宽近7米,河床宽200~300米不等。此河道为不通航河流,主要是城市泄洪排涝景观河道。通济渠惠济桥段经考古调查和局部试掘,确认埋藏于地下的河床、河堤遗迹基本保存完整。现已探明的河道北起东孙庄村东侧黄河南岸大堤处,南至索须河段丰硕桥处,全长约4公里。除惠济桥处尚保留一段河道外,其余部分均已埋于地下。考古勘探显示,地下埋藏部分运河故道宽 150~220米,两侧断续保留有河堤,经勘探河堤顶宽 4~6 米,底宽8~12米。

郑州市文物局局长任伟介绍,大运河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血液,是城镇发展繁荣的催化剂,而大运河郑州段作为中国北方地区自战国至明清运河开发利用史的见证,是在农业文明技术体系下的人类非凡创造力的体现。除了河道本身的考古价值,通济渠郑州段也是催生并见证郑州地区大运河开发、城市振兴、经济发展、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历史遗存,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2006年,国家文物局将大运河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9年,由国务院牵头,8个省市和13个部委联合组成大运河保护和审议小组,大运河申遗上升为国家行动,郑州市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全面展开。在保护、整治和申遗过程中,不仅使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进一步增强,公众的遗产保护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大运河郑州段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进一步彰显了郑州、河南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增强了中原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力,为加快“文明河南”建设,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

任伟表示:“郑州将一如既往地做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的保护和管理,秉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并按照《世界遗产公约》及世界遗产组织的相关要求,落实各项保护措施,不断推进相关遗产点的保护修缮、景观环境的提升美化、历史文化内涵的深刻彰显、城市功能和文化品牌的拓展完善,确保文化遗产科学保护、历史文明永续传承、社会经济生态文明和谐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