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郑在巨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时光荏苒 念念不忘“李先生”
跨省联动 千里苦寻“小虎子”
ghy46127
ghy46127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 想念“李先生” ]
时光荏苒 念念不忘“李先生”
[ 再谈“李先生” ]
本报记者张云波在巩义山区采访“李先生”捐助的贫困学童。

□本报记者 汪 辉

1996年11月,本报对资助贫困学童不留名的“李先生”进行了连续报道,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新闻虽已泛黄成为历史,但18年的时光荏苒,并没有让本报高级编辑张云波淡忘“李先生”,在他的著作和言谈中,都能捕捉到他对“李先生”的深深怀念。

走东家、串西家,记者所到之处,村民们都对未曾谋面的“李先生”有口皆碑。时针指向14时40分,当记者的车启动即将离开之际,突然,有权爸拉着有权匆匆从山下跑来,一人手里掂着个包。父子俩含着泪说:“让俺跟您一块去吧,去郑州看看‘李先生’。”说着,他们打开包:这是俺自家种的核桃和黄豆,给“李先生”带去尝尝。望着父子俩渴望的眼神,记者的眼睛湿润了……

在自己所著的《冷暖寸心知》一书开篇中,张云波深情地撷取了这一感人细节。

让有权父子感动的,让记者眼睛湿润的,都源于一位资助了110名贫困学童,而又不愿透露姓名的“李先生”。

同样被“李先生”感动的,还有众多的读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小小说风云人物秦德龙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在给《冷暖寸心知》写后序中,击节赞叹,说本书中最抓人眼球的,当属开篇呼唤“李先生”系列,跌宕起伏,生动而感人。

[ 追访“李先生” ]

“说实话,这是一个好线索,让我们兴奋。”张云波回忆说,记者李建峰发现这一线索,一个体青年,资助10多名贫困学童不留姓名、不接受采访,还带孩子来逛省城。

得到这个线索,我们觉得应该深挖下去,本人不接受采访,不妨采取迂回报道。第二天,我们即前往团市委采访,果然挖出一串串想要的“活鱼”:“希望办”的工作人员讲述了“李先生”两度捐助的感人情节,他是当时郑州市个人捐助贫困学童最多的一位,受助学童达110名——

1995年4月,一位衣着朴素,年约二十六七岁的年轻人来到“希望办”对工作人员说:“我想资助失学学生,一个学生需要多少钱?”当“希望办”的工作人员告知他,资助一名小学生读完6年小学,需要400元学费时,他毫不犹豫地说:“我资助10个!”当场拿出4000元现金交给工作人员。

“希望办”的同志请他在捐助卡上留下姓名和工作单位,这位青年马上推辞:“没有必要。”在工作人员再三请求下,他才说:“就写李先生吧。”并说出了自己的传呼号。以后的几个月里,“希望办”的工作人员就是靠这个传呼号,把这位好心青年与10名失学儿童紧紧联系在一起。后来,“李先生”再次来到希望工程办公室,提出要再资助100名失学儿童。

“虽然我们最终见到了‘李先生’,并与他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谈,但为履行诺言,始终未深究他的真实姓名和职业。”张云波说,前两篇稿子见报后,在编辑部引起了高度重视,徐长青、王伟和相关编辑出谋划策,指导采访,悉心改稿,抓住这条好新闻一直做下去。于是《“李先生”事迹打动众人心》、《山里人想见见“李先生” 》、《精神文明雨润花 郑州几多“李先生” 》、《愿身边更多“李先生” 》、 《“李先生”就在我们身边》、《“李先生”精神扬四方》、《随“东方时空”再访“李先生”》等消息、通讯、言论、图片、特稿等20多篇报道先后见诸报端,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1997年3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也以本报报道为素材,拍摄并播发了长达12分钟的专题片《呼唤“李先生”》。

这组报道先后获得了1997年度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等荣誉。

“18年过去了,不知道‘李先生’现在怎么样?”张云波略带沉思地说,他和一起报道的记者曾商量,希望继续追踪采访“李先生”,弘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他身上体现了郑州一代青年人的高尚情操。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