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郑在巨变 足音跫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毛主席 燕庄田间踏麦浪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毛主席 燕庄田间踏麦浪
1952年10月31日,毛泽东视察黄河铁路桥时与滕代远亲切交谈。
1964年1月1日,毛泽东观看豫剧《朝阳沟》并亲切接见演职人员。
1960年5月11日,毛泽东视察郑州东郊燕庄大队麦田。

□本报记者 秦 华

毛泽东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多次亲临郑州视察或在巡视途中在郑停留,尤其是对黄河治理开发工作特别关注。黄河问题在毛泽东心里占有极重的分量,他多次视察黄河,听取黄河治理工作汇报。他也关心粮食生产,多次在郑听取农业生产情况的汇报,并亲自到麦田参观考察。

[ 足 迹 ]

1952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利用休假时间到郑州考察黄河,这是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出京巡视。1953年2月16日,中共中央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去南方巡视,路过郑州,指示专列在郑州火车站停留,并在车上听取了有关责任人关于黄河治理工作的汇报。1954年11月,中共中央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从南方返回北京途中在郑州停留一夜,了解黄河治理工作进展情况。1955年6月22日,中共中央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从北京到南方巡视,途中在郑州停留,听取有关责任人关于治黄工作及河南发展初级农业合作社和农业生产情况的汇报。

毛泽东曾主持召开两次郑州会议:1958年11月2日至10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郑州召集有部分中央领导人、大区负责人和9个省市委书记参加的工作会议,即第一次郑州会议。1959年2月27日至3月5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郑州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第二次郑州会议;3月3日,毛泽东在郑州火车站接见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等国外宾。

1960年5月11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到郑州市东郊燕庄大队麦田视察。同日,毛泽东还会见了河南省及郑州市党政军干部1.3万多人。会见之后,毛泽东来到河南省工业展览馆视察。在郑期间,毛泽东还会见了20个国家代表团、社会活动家、各界著名人士等。12日,毛泽东离开郑州。

1964年3月30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乘专列来到郑州,下榻省委第三招待所(今黄河迎宾馆),在八号楼度过了四天三夜。其间,毛泽东接见了以副首相朗诺为首的柬埔寨军事代表团;听取中共河南省委,郑州市委以及驻马店、信阳地委关于农村“四清”工作的汇报;召集西北局,陕西、安徽、河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开会,听取汇报。

[ 声 音 ]

毛泽东对郑州的建设和发展非常重视和关切,他实地调查了解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

1952年10月31日,专列在郑州黄河南岸车站停下,在这次视察中,一代伟人毛泽东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这饱含期望的话语、语重心长的嘱咐至今仍鼓舞着人们。

两次郑州会议,毛泽东均做出重要指示:在第一次郑州会议上,毛泽东纠正了人民公社由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以及废除商品生产等错误主张。第二次郑州会议重点解决人民公社体制以及纠正“共产风”问题,根据毛主席的指示,会议规定了十四句话作为当前整顿和建设人民公社的方针——统一领导,队为基础;分级管理,权力下放;三级核算,各计盈亏;分配计划,由社决定;适当积累,合理调剂;物资劳动,等价交换;按劳分配,承认差别。这十四句话对于纠正“共产风”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起了较大的作用。

1960年5月11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到郑州市东郊燕庄大队麦田视察。毛泽东仔细察看了小麦生长情况,详细询问了施肥、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情况,提出要“一麦一稻”发展农业,并勉励在场各级干部要带领群众努力增产,千方百计渡过难关。

[ 见 证 ]

毛泽东在郑视察时,时任《河南日报》摄影记者的魏德忠曾8次跟随采访拍摄,主席给他留下最深的印象是:“对中原文化很熟悉,且兴趣浓厚;对群众有着特殊的感情,接见干部时很严肃,但接见群众时却非常亲切;博学多才,说话很幽默含蓄。”

1958年10月31日,魏德忠永远忘不了那天,他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虽只是“匆匆一瞥”,也着实让他激动了好几天。魏德忠真正与毛主席近距离接触是1958年11月初,在第一次郑州会议会场,“毛主席满面红光,看起来非常健康,会上他还摘下帽子向大家挥手问好,并高呼‘人民万岁’,现场气氛非常热烈,掌声经久不衰,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令我至今难忘。”

“毛主席视察燕庄时,我跟随采访拍摄,那时燕庄是一望无际的麦田,他看了非常高兴。本来主席一行人是在乡间小路上走着的,为了方便我拍摄,使照片能显示出当时情境,主席特意与众人一起走进麦田,在麦田里听取汇报。他还幽默地形容摄影记者拍摄时是‘一只眼睛看人’,引得在场的人大笑。”回忆起当时情形,魏德忠记忆犹新。他说,毛主席在听汇报时十分认真,有不明白的地方、不太懂的方言会细致地询问,“主席与群众接触时脸上总是带着笑,温和中透出威严,让人肃然起敬。”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出京巡视即选择了黄河,由此可见黄河在他心目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如今距毛泽东1952年视察黄河已有60余年,郑州市经过长年不断的绿化,有效地制止了风沙的侵害,黄河周边由当时的荒山秃岭、黄沙漫天变成现在的绿林覆盖、郁郁葱葱,不仅周边环境得到改善,黄河文化也得到开发,黄河已成为托起“美丽郑州”的重要生态屏障。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