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郑在巨变 足音跫然 上一版3  4下一版
周总理 邙山冒雨察汛情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周总理 邙山冒雨察汛情
1958年4月20日,周总理在关虎屯小麦丰产田参观。
1958年4月20日,周总理在郑州和青年社员们亲切交谈。
1958年8月6日,周恩来为小麦丰产展览会题词。

□本报记者 左丽慧

周恩来总理被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评价为“60年来公职生涯中遇到过的最有魅力的人”。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周总理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作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周恩来曾先后3次到郑州视察工作。特别是在1958年7月、8月间连续两次视察黄河并亲临现场指挥抗洪抢险,他那人民公仆的光辉形象给郑州人民留下了永远难忘的记忆。

[ 足 迹 ]

1958年4月20日下午,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彭德怀,中共中央委员、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等中央领导,以及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处书记、河南省省长吴芝圃等河南省的领导视察郑州市郊的关虎屯农业社和常寨农业社。周总理深入田间察看小麦长势,又参观了红薯温床育苗。

1958年7月17日,郑州黄河花园口出现历史罕见的特大洪峰,京广线黄河大桥11号桥墩被冲垮,京广铁路这一连接我国南北的铁路交通大动脉一时被迫中断。当时,周总理正在上海开会,得知郑州黄河铁路大桥的险情后,第二天即飞临黄河上空,巡视被洪水冲断的黄河铁路大桥;当晚10时,周总理亲临邙山脚下的黄河岸边,察看洪水和抢修黄河铁桥的情况,在现场冒雨勉励抗洪军民。随后,又同郑州铁路局等单位的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人研究修复铁桥的办法,直到深夜。周总理沉着镇定、一丝不苟、决策果断和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都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1958年8月1日,黄河铁路大桥修复通车。得知这一消息后,周总理8月5日再次来到郑州,仔细察看新架起的钢梁结构,称赞工程进度快,强调必须保证质量。晚上又主持座谈会,总结抢修经验,研究新桥建设措施,直到午夜才离开工地。次日,周恩来在郑州参观了河南小麦丰产展览会和冀鲁豫陕晋苏皖京八省市滚珠轴承展览会。

[ 声 音 ]

周总理十分关注郑州的农业生产。1958年4月在郑州关虎屯,他不仅详细询问了农业生产及社员们的生活情况,还亲切勉励下放乡干部好好劳动锻炼,鼓励社员们争取农业生产大丰收。

1958年7月、8月,周总理两次因黄河抗洪、防洪来到郑州,可谓与黄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面对洪水泛滥的局势,周总理亲自主持制定了“依靠群众、固守大堤,不分洪、不滞洪”的抢险方案;周总理说:“黄河断桥,南北交通大动脉瘫痪,工业、农业、国防都要受到影响。”针对当时有一种认为历史上没有在大汛期抢修大桥的先例,只有当洪水退后再修复大桥的意见,总理说:“现在是形势需要,是不是把抢修的重点放在修复大桥上。”

在黄河铁路大桥修复通车后,周总理又特意赶赴郑州察看,强调必须保证大桥修建质量。8月5日中午在工地就餐时,工作人员原本为周总理单独安排了就餐的餐桌,被总理拒绝。他坚持同职工一起,亲自在取饭窗口排队取饭,同职工群众一起就餐,并要交付饭钱,当食堂人员说明抢修工地人员吃饭都不收饭钱时,总理说:“不收抢修人员的饭钱可以,但我是要付饭钱的。”

[ 见 证 ]

1958年4月20日,周恩来总理来到关虎屯村视察农村工作。2014年6月15日,在郑州市楹联学会会长郭增磊的帮助下,记者联系到了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关虎屯村民、今年81岁的范荣仙。

范荣仙回忆说,当时村里指派四个人参加接待活动,除了作为团组织干部和妇女代表的自己,还有村民鲍德山、刘守忠、鲍有德。见领导们来了,附近的几个社员就走上前去迎接。社员楚小聚最先从人群中认出了周恩来总理,他不禁激动地喊了一声:“周总理来了!”听到喊声,远处的社员立即欢呼着围了上来……

事情已过去将近60年,但回忆起当时和周总理见面并握手的场景,范荣仙仍然难掩兴奋之情:“当时只知道有中央领导来,没想到是周总理!”范荣仙告诉记者,周总理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但他的出现,还是让大家一下子紧张起来。

“周总理看我们几个接待人员非常拘束、紧张,就笑容满面地问鲍德山‘你叫什么名字?’‘我叫鲍德山。’‘好啊!豹子得到山当然好啊!’”……50多年前的对话,仿佛重新回响在范荣仙耳边,她沉浸在过去的回忆里,激动地向记者描述着当时的情形。

在麦田察看小麦长势时,周总理问:“你们一亩地播多少斤种子?”“一株麦子能分出多少个麦穗?”“一个麦穗有多少个麦粒?”“一斤麦子有多少粒?”……

范荣仙说,没想到日理万机的总理对农业如此关心和了解,对总理的提问,大家一下子也回答不上来。“周总理走后,我们村算过一亩地产量,有500多斤,和总理算的八九不离十。”

“离开麦田,周总理还去了张运保、鲍小祥等社员的家里,问了许多大家吃饭、穿衣、上学的问题,还要求大家如实回答。”范荣仙回忆说,周总理没有一点架子,说话幽默风趣,不愧是人民的好总理。

时任郑州市委秘书长的苗青老先生在1958年周总理指挥郑州人民抗洪时,也曾与总理有过“亲密接触”,今年93岁的苗老回忆说,周总理亲自到抗洪一线,并制定抗洪方案,令现场工作人员都感到十分振奋,“在我心目中,周总理是党和国家伟大的领袖。黄河铁路大桥修好后,为了纪念周总理和郑州的这段历史,在黄河风景区还修建有一座纪念碑。”

2013年8月6日,历史题材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在郑州举行新闻发布会,电影讲述了周恩来在四个昼夜里,与革命老区村民之间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展现了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扎实调研、体察民情的优良作风和宝贵精神——银幕上的总理形象,再次激起了郑州观众记忆深处的温暖和振奋。

作为周恩来的特型演员,孙维民在40多部影视剧作品中都饰演过周总理。“每一次演周恩来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同的影视作品所塑造出来的周恩来都是不同的,如《谁主沉浮》中的周恩来是一个决策国家命运的伟人形象;《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的周恩来则是一个外交家;而《唐山地震》中的周恩来又是一个面对国家危难的总理形象。“过去演的总理都是他作为领袖叱咤风云的感觉,或者是表现他的军事才能、谈判时的外交魅力等,而《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中是脚踏实地与群众平视的感觉,他走到了老百姓中间。”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