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6版:郑在巨变 岁月留痕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免费公交 一卡储满敬老情
武术搭台 千年古刹会宾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免费公交 一卡储满敬老情
[60年来大发展][有路就有公交车]
到2013年年底,市公交总公司已有各种运营车辆5745台,日运送乘客280万人次。
城市公交成为最方便快捷的运输工具。

□本报记者 聂春洁

从1997年起,我市开始实行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政策,迄今已有18年历史。截至2013年年底,市公交公司共发出42万张老年乘车卡,让老年群体充分体会到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关爱。

[免费公交惠及面广]

“每次上车刷卡听到‘滴滴’两声响,我心里就感觉特别舒服,老年卡坐车不要钱,年轻人还争着让座,郑州是一座对老年人充满善意的城市。”说起郑州的老年人免费乘车政策,国棉一厂退休工人牛艳芳显得格外高兴。

郑州不仅是国内较早实行老年人免费乘车的城市之一,而且是目前全国唯一的自60岁以上就享受免费乘车的城市。据了解,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公交优惠对象多是65岁乃至70岁以上老人。

在区域覆盖上,郑州也在逐年扩大免费政策惠及范围。1997年老年卡办理初期,郑州享受免费乘车的条件是全市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户口为城镇五区(中原区、二七区、金水区、惠济区、管城区)的18个派出所辖内的非农业人口。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城市框架的拉大,逐步为城中村转为非农业户口的老年人办理了乘车卡。此外,为加速郑汴一体化进程, 从2007年起,开封市老年人也可以在郑州持卡免费乘坐公交车。

据介绍,在2011年,郑州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就已超过百万,并且每年以3.3%的速度递增,预计到明年,全市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将达到120万。政府有关方面表示,实行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政策,是敬老、爱老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应对城市老年人增多、老龄化趋势加快的一个重要举措。

[60年来大发展]

事实上,相比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城市而言,我市公交的起步并不是最早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市居民出行的交通工具主要是人力黄包车,后来渐渐出现了三轮车,成了城市主要的客运工具。到了1954年,郑州街头才首次驶出了现代化交通工具——公共汽车。

1954年,我省省会由开封迁至郑州,郑州成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满足省会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及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市政府于1953年上半年决定,由市城市建设局负责开辟郑州公共汽车路线,以当时比较先进的公共汽车,逐步替代落后的三轮车等客运工具。

1954年1月19日,市公共汽车公司正式成立,1月31日举行了开业典礼,2月1日公共汽车正式投入运营,首辟了二七广场至郑州国棉一厂的1路公共汽车路线、2路环形路线和火车站至二里岗的3路公共汽车路线,郑州公交事业从此揭开了新纪元。

而到2013年年底,市公交总公司已有各种运营车辆5745台,其中空调车占68.89%,新能源车辆占27.33%。公司有职工14000余人,运营线路277条,日运营里程77万公里,日运送乘客280万人次。

[有路就有公交车]

郑州公交坚持让利市民,受惠的并不仅是老年人。自2010年8月1日起,公交公司将空调车票价和四环以内1.5元票价线路统一降为1元,在此基础上原公交IC卡各种折扣不变、60岁以上老年人、盲人、伤残军警免费乘车,同时快速公交发展迅速,主支线同站台免费换乘,从而将公交票价最低降至0.25元/人次。

据介绍,票价下调后,郑州公交每年向市民让利3.3亿元,而客运量整体增长了14.79%,是目前全国公交票价最低、优惠力度最大的城市之一。

公司坚持“有路就有公交车”的服务宗旨,城区道路建设到哪里,就把公交车开到哪里。据介绍,在中心城区,一般不超过500米就可以坐上公交车,公交车还覆盖至周边郊游景点、经开区、高新区、郑东新区、马寨开发区,逐步构建起“快速公交线路+主干公交线路+支线”的“快、干、支”三级公交线网布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