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E08版:郑在巨变 记忆永存 上一版3  4下一版
城市东南 挺立第一钢塔
如意湖畔 崛起会展新贵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崛起新地标]
如意湖畔 崛起会展新贵
[打造区域性会展中心]
会展中心展厅。
如意湖畔的一颗明珠。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

□本报记者 赵文静

炎炎夏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内展会接连不断,熙熙攘攘的人流测量着郑州会展业持续拔高的“热度”。中原国际车展、郑州国际茶产业博览会、中国(郑州)国际汽车后市场博览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公布的2014年展会排期表上,各式各样的展会一直排到12月份,单月展会最多达二十余场。

对于郑州人来说,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不仅是一座标志性的建筑,更是一座城市竞争力的象征。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国糖酒会经常在郑州举办,再加上后来的郑交会的举办,郑州会展之城的名声不胫而走。不过后来,由于郑州的展馆建设、展览设施跟不上会展业的发展,在全国的位次不断下滑。

1993年,中原国际博览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其室内外展览面积达到了4.3万平方米,在当时也算是个“庞然大物”了。然而,不到十年,它就隐没于郑汴路旁林立的专业市场之中了。

为提升办展条件,市政府投资22亿元建设郑州国际会展中心。2003年1月20日,隆隆的钻机声打破沉寂,郑东新区的第一个项目、CBD三大标志性建筑之一的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打下第一根桩,如火如荼的建设扑面而来。

以2005年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投用为全新起点,郑州会展业逐渐步入发展快车道,在办展规模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郑州效应”。

[领跑中部会展业]

面对国内各大会展城市的激烈竞争,我市依托农业、汽车、旅游、食品加工等产业优势,有针对性地拜访国内外知名展览机构,吸引全国大型流动展会先后在郑举办。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调查信息显示,自2010年至2012年,郑州会展业主要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带动旅游、餐饮、住宿、娱乐、交通等相关产业发展显著,三年间,会展业共带动社会经济效益近400亿元。

2013年,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的郑州会展业发展再创新高,佳绩不断。作为中部地区最为优秀的展馆之一,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以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第十二届中国郑州全国糖酒食品交易会等164场展会及会议、年接待观众1972000人次为答卷,带领河南会展业一马当先驰骋中部地区。

“2014年,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将再接再厉,预计举办展览文娱项目84场,会议120余场,接待观众200万人次。”将郑州建设成为中国会展名城,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总经理温忠东信心满满。

“郑州会展业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办展数量一年百场,郑州人不自满;展会面积突破百万,郑州人还想再突破;摘取了中国最佳会展城市、中国最具潜力会展城市的桂冠,但郑州依然在自豪中谦虚地前行,一步一个脚印。”第七届国际会展文化节组委会执行主席倪玮说,越来越多的人正领略到中国中部会展之都——郑州的实力。

从全国会展业发展格局来看,以北京、上海、广州为龙头的三个会展产业带已经成熟,以郑州为核心的中部会展产业带和以成都为核心的西部会展产业带正在孕育形成之中。按照“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方向,我市将着力把会展业培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先导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极,构建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国家区域性会展中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