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02版:郑在巨变 郑州制造 上一版3  4下一版
建业力挺足球 廿载门庭不换
实景音乐大典 舞出文化名片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实景音乐大典 舞出文化名片
[ 把观众请进剧场][ 郑州文化“卖点”多]
实景演出美轮美奂。
舞剧《风中少林》剧照。
禅宗音乐大典。

□本报记者 左丽慧

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节期间,低调亮相的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以世界最大的舞台灯光系统、最大的舞台工程、声势最大的僧侣现场唱颂等“世界之最”,颠覆了来宾对郑州文化旅游产业的认识。在它的引领下,郑州歌舞剧院打造的《风中少林》《水月洛神》等一批精品剧目,成为郑州文化产业一张张闪亮的名片。

[ 实景演出屡创第一]

据了解,《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是全球最大的山地实景演出,项目总投资3.5亿元人民币。项目选址在距登封市西10公里的待仙沟,距少林寺7公里。主要表演舞台为一片峡谷,峡谷内有溪水、树林、石桥等,构成实景表演的要素。整个演区面积近5公里,演出最高点海拔1400米,为全世界最大的实景舞台。

观众席由曲折的木廊和庙宇形态的建筑构成,与自然景观和谐。演出分为《水乐》《木乐》《风乐》《光乐》《石乐》五个乐章,演出规模宏大,音画一体,88架古筝的激情演奏,近600人的禅武演绎,春夏秋冬的景观变化,直指心性的佛乐禅音,奏响了一曲中岳嵩山的辉煌交响,成为中原文化旅游的一大亮点。

该演出进入市场后,先后被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创意城市——城市文化名片”、“2008中国创意产业先进单位”等,并在全国 “最美的五大实景演出”评选活动中,获得网络投票第一名,成为中国实景演出的扛鼎之作和河南文化旅游“新名片”。

[ 把观众请进剧场]

“如果说《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有什么经验可言,我认为就是根据市场需求、面向市场设计高文化品位的‘卖点’,打造出有文化内容的高品质、好看的文化产品。”国家一级编剧、《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制作人梅帅元曾坦率地表示,全明星的创作团队、和谐文化主题等都经过精心策划,都是为一个目的——把观众请进剧场。

为何要打造《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梅帅元也有着自己清醒的认识:“中原旅游格局比较单一,缺乏鲜活的东西。大多数人到这里是照照相表示‘到此一游’就走了,而《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这个项目就是要把人留下来,增强参与性,变观光旅游为休闲旅游。”

[ 郑州文化“卖点”多]

8年来,《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演出日趋成熟,而在它的引领下,郑州歌舞剧院打造的精品舞剧《风中少林》《水月洛神》、郑州豫剧院打造的《斗笠县令》等演出,无不拓展着郑州文化产业的新天地。

2004年,郑州歌舞剧院打造的精品舞剧《风中少林》,将舞蹈与武术完美融合,一举囊括中国舞蹈“荷花奖”金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 中宣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多项国家级大奖,不仅巡演全国,还将中原文化送到了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观众群中。

正如梅帅元认为的那样,未来人的消费将是对文化的消费。无论是《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还是《风中少林》,抑或是近几年来享誉全国的《水月洛神》,精品文化大戏在给观众巨大视觉和感官震撼的前提下,实现了文化与艺术、与市场的交融,既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又体现艺术创新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风中少林》《水月洛神》等作品的相继问世,改变了河南传统的文化结构,成为一张张闪亮的“郑州制造”文化名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