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H08版:郑在巨变 行业助郑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助推中小企业发展 创造经济增长源泉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助推中小企业发展 创造经济增长源泉
副市长马健到市中小企业服务局调研“一个平台两个中心”建设工作。
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局长翟政到我市制造业龙头企业新大方调研。
北大黄力泓教授给我市中小企业主分析宏观经济形势。
召开投融资服务中心筹建座谈会。
带领专家服务团进企业问诊。
企业总数从74315家增加到84637家
完成税收从311亿元 增加到556亿元,增长78.7%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从1180亿元 增加到2173亿元,增长84.3%

本报记者 刘招 通讯员 刘勇俊 郭松涛 文/图

核心提示

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厉以宁说“无民不稳,无民不富,无民不活”,这里的“民”就是民营经济。

目前,我国民营经济的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1/2以上,所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70%以上。民营经济用1/3的资源,为国家整体经济增长提供了63%的贡献。

2013年,我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4481亿元,同比增长12.2%,约占GDP比重72%。而在十年前,497亿元的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为45.1%。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26.9%的增长背后,是我市坚持不懈的探索,针对我市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出台各种利好政策,增强各种服务,及时为企业输血,为企业成长提供了优良的土壤。

制图 毛 洁

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成绩单

60%

70.1%

72%

63%

72%

4481亿元

3582亿元

3530亿元

67%

58%

2832亿元

2268亿元

1802亿元

875亿元

687亿元

完成增加值

2004

1104.4亿元

1404.3亿元

55.2%

53%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50%

现状

蓬勃发展

民营经济占GDP超七成

近年来,我市着力深化改革、完善机制、优化结构、加快转变民营经济发展方式,同时突出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带动等重点措施,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十一五”期间,民营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5年间,民营经济GDP贡献从55%这个基数迅速拉升,到去年年底已占据了全市经济的七成以上,成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加速器”,扩大就业的“主渠道”,增加收入的“活源泉”。

2013年,我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4481亿元,同比增长12.2%,约占GDP比重72%。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42亿元,同比增长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602亿元,同比增长12.8%,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837亿元,同比增长11.9%。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303亿元,同比增长13.4%;累计完成税收556亿元,同比增长19.1%;民间投资完成3090亿元,同比增长21.7%;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173亿元,同比增长14.3%。民营企业总数达8.5万家左右,从业人员190万人。中小企业完成增加值4018亿元,同比增长11.9%。

从十年发展的数据看,我市民营经济稳步发展,呈现出“总量扩大、运行稳定、结构趋优、贡献加大”的良好局面,增长速度连续几年保持在22%以上,成为支撑我市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力军”。

即使在受到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的2009年,我市民营经济仍然保持较快增长。当年,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深入贯彻国家、省、市关于大力支持和积极引导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积极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累计完成增加值2268亿元,同比增长18.5%,占GDP比重达到67%;完成产值5432亿元,同比增长14.3%;完成销售(营业)收入5290亿元,同比增长18.6%;累计实现利润507亿元,同比增长8.8%;完成税收311亿元,同比增长10.2%。

服务

培育龙头

构建中小企业成长梯队

在经济的丛林中,如果龙头企业是参天大树,那么中小微企业就是灌木和小树苗,各种植物相得益彰才是一个健康的生态林。

为此,我市在全面扶持中小微企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灵活主动,着力构建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构建中小企业成长梯队。实施培育“小巨人”战略和中小企业成长培育工程,重点培育支持我市命名的“百家重点民营企业”、“百家成长型民营企业”、“50家重点科技民营企业”、“50家诚信民营企业”,引导企业科技、体制和管理创新,扩大规模、强健主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努力造就民营企业“龙头”群体。

鼓励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鼓励设立产业集群,搞好资源整合,突出集群特色,着力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全市已建成产业集聚区38个,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37家,各类中小企业创业基地41个。

完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开通“郑州市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专家在线咨询”栏目,30名专家在线免费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技术、管理、指导、合作等各类咨询服务。

做好中小企业培训、交流工作。先后组织400名中小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分别赴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参加高级研修班培训;开展各类培训15期,培训人员2000人次;举办1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发布15家科研单位543项科研成果,签订5个项目合作意向协议;帮助企业“走出去”,连续5年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和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参展企业51家,签订合作项目7个,金额43.5亿元。

建立专家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发挥专家专业优势。从全省科研院所、高校以及生产一线企事业单位,在15个不同行业选取了30名专家组成了郑州市中小企业服务团,深入开展“走基层下企业”巡回服务活动,每月5日定期举办专家服务日活动,免费为中小企业提供指导服务,已累计邀请47名专家为我市538家企业负责人进行了现场辅导。

营造良好发展氛围。5年内,先后有32家企业和9名企业家受到省表彰,有120家企业和60名企业家,20家服务民营企业先进单位和40名服务民营企业先进个人受到市表彰奖励,进一步鼓舞了全市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干事创业的信心。

探索

完善机制 创新融资新渠道

“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背后,是市中小企业服务局长期坚持不懈的探索创新。

近年来,我市着力深化改革、完善机制、优化结构、加快转变民营经济发展方式,同时突出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带动等重点措施,大力发展民营经济。5年间,民营经济GDP贡献从55%这个基数迅速拉升,到去年年底已占据了全市经济的72%,成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加速器”,扩大就业的“主渠道”,增加收入的“活源泉”。

积极研究国家各项政策法规,着力从政策层面为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认真研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金十条”“金八条”及省政府政策法规的精神内涵。推动出台了《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全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意见》、《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小型微型企业贷款融资的通知》等累计14项政策措施,对《郑州市非公有制企业权益保障条例》等条例、政策提出了具体建议和意见。通过各种传媒平台,及时发布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意见。

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2013年9月,市政府出台了《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暂行)办法》和三个相关施细则(简称“1+3”工作机制),按照“政府引导、保险托底、市场运作、风险共担”原则,在全市筛选出2000家左右符合产业政策、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小微企业,首次建立《全市小微企业名录库》,重点向参与试点的银行、保险机构推荐,并作为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和小微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对象。市政府拿出3.6亿元专项基金,设立引导性专项资金、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作为职能部门的市中小企业服务局,通过“访企业、送政策、促对接”,举办融资对接等活动,促使银企联姻,取得可喜成绩。

近3年来,共有17家企业获得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907万,有86家企业获得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2310万元。先后拿出1.03亿元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累计支持395家中小微企业发展。与中信银行、郑州银行、中国银行合作,通过“种子基金”和“财政补贴贷款”两种模式,支持中小企业贷款融资,缓解企业融资困难,工作开展以来,共有43家企业获得1.9亿元授信额度。搭建银行、担保机构和中小微企业合作交流平台。多次组织召开“全市中小企业银企签约及项目推介洽谈会”,累计推荐项目和企业1536个。

截至2013年12月底,我市融资性担保行业累计新增担保业务额443.7亿元,在保余额442亿元,其中省管8家担保公司新增担保业务131.7亿元,在保余额135亿元。我市已取得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的82家担保公司在保余额307亿元,平均放大2.5倍,较年初新增担保额312亿元,累计新增担保12270笔,累计新增担保企业6562户。

2013年,我市共有51家小额贷款公司,总计为3299户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3903笔,累计贷款额85.2亿元。

辉煌科技、汉威电子、郑州市神阳科技有限公司、河南鸽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等先后在中小板、创业板和美国纳斯达克主板上市,取得良好融资效果。

展望

乘风破浪

深入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是我市面临的重要任务,而中小企业是其中的重要力量。

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局长翟政表示,下一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三大主体”工作和“三大一中”战略定位,深入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坚持内涵与外延并重,加快推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努力实现民营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推动郑州都市区建设。

目前,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基本构架已经形成,将继续完善“一个平台两个中心”建设。使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成为解决中小微企业反映诉求、获取信息、得到帮助、学习交流、提升素质,享受公益性和低价服务的主要渠道和场所。

整合各种金融资源,以“中小企业投融资中心”为依托,打造银行、担保公司、小贷公司和中小微企业信息沟通、交流合作的平台。让全市中小企业获得更直接、更全面、更低廉的投融资服务。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未来,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将开拓国内外市场,引导企业“走出去”,广泛参与国内、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企业和产品知名度,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制图 毛 洁

2009 — 2013

企业总数从74315家增加到84637家

民间投资从1420亿元

增加到3090亿元,增长117.6%

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从2268亿元

增加到4481亿元,增长97.6%

完成税收从311亿元

增加到556亿元,增长78.7%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从1180亿元

增加到2173亿元,增长84.3%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