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2014王的盛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有一种心情
叫作“感动”
“希洪1982”,待续
微聊世界杯
偷偷崛起的巨人
广告
巴西世界杯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希洪1982”,待续
阿尔及利亚队主教练瓦·哈利霍季奇在比赛中。 新华社发
阿尔及利亚队球员苏·费古利在比赛后心情沮丧。 新华社发

雨夜阿雷格里港,瓜伊巴河畔的竞技场,战争已经结束好久,哈利霍季奇仍然在湿冷的风中静静地望着自己的战士们。

作为阿尔及利亚在世界杯历史上的第一个外籍教练,在几乎不被任何人看好的情况下,他带着北非之狐历史性杀入16强,1/8决赛中面对强大的德国队,几乎在常规比赛杀死对手。

这一刻,也许他想起了赛前的誓言。

“很不幸我参加了1982年的世界杯,这成了我一段糟糕的记忆。我希望这次不一样,如果历史可以重演,我希望它变成美好的记忆,因为足球意味着激情和快乐。所以,明天的比赛,我发誓会尽一切可能为阿尔及利亚复仇。”哈利霍季奇在赛前一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说道。

这个波黑老人当时代表前南斯拉夫参赛,和阿尔及利亚并非一个小组,但他明白,以阿尔及利亚主帅的身份,“希洪1982”绝非一个旁观者的记忆。

当年阿尔及利亚首次参加世界杯,就遭遇西德与奥地利携手缔造了震惊世界的默契球事件,“北非之狐”不幸成为牺牲品。当时,世界杯第2小组进行到最后一轮,阿尔及利亚最先完成比赛,他们三战积4分净胜球为0,仅次于少赛一场积4分、净胜球为3个的奥地利,而两轮积1分的西德队正是奥地利最后一轮的对手,根据净胜球情况,如果西德队以1个或2个净胜球战胜奥地利,两队将挤掉阿尔及利亚携手出线。6月25日,在希洪,西德队开场后马上攻入一球,在此后的80多分钟比赛里,双方放弃进攻,将比分维持在1∶0,这场著名的默契球,史称“希洪1982”,也正是在此事件之后,国际足联改革了世界杯小组赛赛制,将同小组最后一轮比赛同时开球。

哈利霍季奇必须用这段历史激励阿尔及利亚的球员们,虽然此德国队并非彼德国队,他手下的这些小伙子们在“希洪1982”发生时还没有一个人出生。

然而,足球即战争,握手和微笑无法泯却32年的恩怨,沙场上,就是刺刀见红,就是你死我活的决斗。

哈利霍季奇的小伙子们,斯利马尼和苏丹尼射出的“子弹”已经擦着德国人的头皮,但仍差分毫;加布的“刺刀”已经插进了德国人的胸膛,但为时已晚,在此之前,许尔勒和厄齐尔的长剑,已经刺穿了他们的心脏。

他们最终为复仇而倒下。

哈利霍季奇在场边,直到这漫长的战争结束,这个62岁的老人一转身,背后是一片仍然舞动着旗帜高呼的阿尔及利亚球迷,他的眼泪突然夺眶而出。

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哈利霍季奇没有出席赛后的新闻发布会。

“希洪1982”的恩怨,待续。

新华社巴西阿雷格里港6月30日专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