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lh4685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胡适与“五四”运动

王道清

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胡适在“五四”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他的一些重要作品选入教科书的十分寥寥,中小学《语文》课本中似乎看不到他的作品踪影。只是在近年出版的发行量不太大的个别《大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一篇《不朽——我的宗教》。

其实,胡适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公正地说不亚于鲁迅。

首先,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上胡适1917年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这篇论文意义深远,影响巨大,初步奠定了文学改革的理论基础。

其次,他不但是一位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杰出的理论家,而且是一位执着的实践者、敢为人先的实干家。

一般人认为郭沫若的《女神》是新诗的奠基之作,但胡适运用白话早在1918年1月15日《新青年》上率先发表了第一篇新诗《人力车夫》,被誉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在话剧领域里,大家公认曹禺的《雷雨》奠定了我国话剧的基础,但胡适运用白话早在1919年率先发表了话剧《终身大事》,被誉为“中国话剧剧本的开山之作”。

总之,胡适在“五四”运动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位埋头苦干的拓荒者、建设者,至少说在新诗和话剧这两块艺术园地是如此,正如鲁迅在小说和杂文两个领域里的地位一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