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未成年人救人应不鼓励不抹杀
钻漏输油管让安全管理情何以堪
舆论为何会误读“事业条例”
就业选择
不妨把眼光放开些
举报“同行”
审计出问题
有些回应怎像是“反驳”
谁来堵住高考体育加分漏洞
以法治填写财税体制改革时间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审计出问题
有些回应怎像是“反驳”

审计出问题

有些回应怎像是“反驳”

7月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上特别提到,对审计报告查出的问题要不折不扣坚决严肃整改。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一把手”是整改的第一责任人,要列出整改任务清单,排出时间表,实行对账销号,10月底向国务院报告整改情况,并在向全国人大报告后对社会公布。

审计报告年年出,很多问题也不再新鲜。对于每年审计出的问题,一些部门当然也有回应和整改,但公众所能看到的信息并不太多。给人感觉整改的力度远远不如审计的力度,所以有人担心被审计部门是不是也“麻木”了。

事实上,这几天有些部门对审计报告的“疑似”回应,已让公众觉得不满。比如就中华医学会两年收取医药企业赞助8.2亿元一事,卫计委下属某事业单位一位项目主管就称“这些说起来也是跟美国学的”,让人猜疑是一种变相辩护。而且,媒体致电中华医学会办公室,求证是否已叫停下半年所有会议招商,工作人员称尚未得到相关消息,因此无法回应。

这样的情形,似乎还不是孤例。审计报告里指出,2010年到2013年全国社保基金自营指数化投资组合亏损共计69.53亿元。这一数据引发舆论对社保基金投资可能存在问题的担忧。但社保基金理事会随后发表一份年报,其中特别提到:2010年至2013年,大盘指数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受此影响,自营指数化投资收益为-69.53亿元。但自2005年投资以来,抵减上述亏损,自营指数化累计净投资收益107.94亿元。

这一前一后的两份报告,引人猜疑社保基金理事会是不是在暗中“反驳”审计报告。相关部门当然可以对审计报告提出的问题进行解释,但如果要回应,至少应以更直接、坦诚的方式,比如,说明此前亏损有没有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今后在资本市场更风险莫测的情形下,社保基金投资该怎么尽可能避免风险等。

审计报告的公开,本来只是起点,报告揭示的那些问题,过去的该怎么问责,将来的该怎么解决,消灭问题才是终点。在审计报告公开之后,公众期待看见的是有关部门的积极回应,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是“隔空喊话”的疑似辩解。

现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明确了责任人、时间表,提出了“对账销号”的具体目标,且强调了要向社会公布。审计风暴之后,必须掀起整改风暴、问责风暴,才能实现审计的初衷,赢得公众的信任。10月底是最后期限,我们拭目以待。 欣 欣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