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郑在巨变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传统商圈”引领都市新时尚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让“传统商圈”引领都市新时尚
管城回族区全力打造火车站时尚文化产业集群

本报记者 王思俊 通讯员 康昊增

进入7月,管城回族区火车站商圈喜事盈门。

7月4日,天荣服装城升级改造项目用地由辖区企业成功摘牌,开启了这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的“升级版”。

7月7日,《管城回族区商都时尚文化产业集群城市设计》通过专家评审。

届时,郑州火车站区域高端时尚文化产业集群将呼之欲出。在这一区域打造时尚型产业聚集区、体验型综合商业区、生态型休闲文化带和品质型宜居生活区,引领都市生活新时尚。

时尚产业群,都市观光带。在不久的几年时间里变为现实,成为繁华都市的靓丽风景。

破题

基础设施改造,产业链条提升,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节点

“郑州火车站商圈不可复制,商贸物流撑起了管城回族区“老商城”这片天,已经成为辖区传统优势和支柱产业。”商贸企业负责人说。在郑州火车站,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人流物流信息流,已成为这一地区的名片。

郑州火车站商圈经过近30年的培育成长,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服装服饰产业集散地,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服装贸易中心,真正成了全国范围内首屈一指的服装交易核心商圈。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的服装主要品牌几乎都已进入郑州市场,国际服装知名品牌30多家在郑州设立办事机构和营销网点。以郑州为中心6小时送货半径可辐射3.6亿人口的市场,12小时可辐射7.9亿人口的市场。在这里,各类批发市场总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年交易额800亿元。

“银基是在一定经济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引领了商家利益,周边百姓和政府都是受益者。但是,商圈比较传统,企业各有各的想法,希望政府统一布局和引导,在现有基础上升级改造,让传统商圈焕发新活力。”在座谈中,银基负责人说出了商家的共同心声。

此前,锦荣、世贸等多家企业负责人也曾到中牟、新郑、原阳等周边地区考察,普遍对外迁前景并不看好,一旦离开成熟的商圈,企业难以生存。

“管城回族区有着3600年的文化积淀,一砖一瓦并不能支撑现代城市文明。把仓储物流企业进行外迁,打造商业中心,筛选国际一线品牌进驻,用现代时尚唤醒古老文明,焕发时尚活力,形成集聚效应。”管城回族区火车站商圈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刘霞,多次深入企业,面对面沟通交流,释放“外迁”与“集聚”的导向信号。

在火车站商圈,客流优势和地理优势无可比拟,但也面临业态档次不高、辐射带动力不强和效益下滑等问题,造成交通拥堵、占道经营和环境卫生等顽疾,仓库、摊位、停车、无序、拥堵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传统商圈提档升级和优化更新。“服装本身就是创意产业,随着市场发展和优化提升,经营内涵、研发设计、时尚创意,角色分工日趋明晰。中心城区是宝贵资源,加大资源优势的培育和提升,使自发商圈向产业集群迈进,发挥产业集群带动作用,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河南合智置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在市场外迁日趋升温、呼声渐高的情况下,传统商圈如何独辟蹊径,实现升级换代。始终是摆在管城回族区面前不得不穿越的一道深坎,也是考量政府民生优先的严峻课题。

2013年9月,郑州市委领导调研考察天荣服装城升级改造项目(现更名为中部大观国际商贸中心)时,管城回族区领导提出:火车站商贸区域的繁荣不能立足于点,必须谋划于面,坚持规划先行原则,统筹“临火车站商业中心”区域现有城市规划和落地项目,突出立体交通合纵连横作用,以点成线,以线带面,激发火车站区域商业活力。

市委领导对管城回族区的总体思路和先前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观念更新天地宽。“开弓没有回头箭”。管城回族区立说立行,抓紧推进,着手组织编制《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商都时尚文化产业集群城市设计》。

传统商圈,破茧化蝶,腾笼换鸟。眼前,呈现“柳暗花明又一村”壮美胜景。

立意

片区适度开发,塑造城市特色,激发城市活力,成为当下时不我待的命题

打那时起,管城回族区感受到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区委主要领导夜不能眠、食不甘味,组织学习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的建设以及“十二五”规划纲要和《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明晰中心城区尽快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原有城市功能,对老城区功能进行有机更新和置换升级,给自身带来了发展机遇。

今年5月9日,郑州市委领导再次来到管城回族区调研,实地查看了十里铺城中村改造、商都公园、民乐里片区等项目,明确指出:“管城回族区要以打造商都历史文化核心区为统揽,统筹谋划全域城镇化各项工作。”管城回族区抓紧组织学习讨论,统一思想,并认真领会市委、市政府批发市场外迁政策,根据火车站商圈各个市场升级改造意愿,逐步将批发仓储物流等功能外迁。区政府准备拿出1000亩土地作为市场外迁的承接地,全力打造商都历史文化时尚产业集群。

在此基础上,管城回族区火车站商圈建设指挥部多次邀请企业负责人学习讨论,研究探寻,部分企业家还自发前往省内外、国内外知名时尚商都考察。同时,组织专家学者先后6次召开专题研讨会,借鉴韩国首尔东大门时尚观光特区、意大利米兰成衣王国、巴黎时尚花都等先进商业经营理念,编制郑州火车站商圈未来规划,全力提升打造“临火车站商业中心”。

在专题研讨会上,管城回族区委书记袁三军认真聆听。明确表示:“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产业集聚发展并不矛盾,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规范提升产业,平稳升级改造,实现火车站商业中心向产业集群迈进。”

7月7日,在《管城回族区商都时尚文化产业集群城市设计》专家评审会上,来自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汇集一堂,畅所欲言。河南省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黄向球说:“火车站商圈大部分是传统产业,聚焦时尚文化产业集群组织城市设计,有突破、有创新,要以开放的视野,把千年商都与现代商业文化结合起来,通盘考虑这一区域的人文环境、建筑风貌和商业形态,打造时尚文化产业集群。”

紧接着,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高级工程师夏宝林说:“要围绕时尚文化产业,结合城市空间,在现有基础上优化城市建筑布局,构筑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和色彩,让老城区焕发青春。”

专家分析,言真意切,字字珠玑。

经过紧张评审,一本承载火车站商圈责任和使命的《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商都时尚文化产业集群城市设计》,展现在人们面前。

规划理念:公交先导,文脉延承,触媒引领,景观共享。

主体定位:时尚产业群,都市观光带。

规划范围:陇海铁路、城东路、城南路、南学街、德化街、布厂街合围区域。

文化精髓:创新文化、时尚文化——结合自身特色,引进时尚品牌,发展创新品牌;发展多种业态项目,服装发布展示、各国特色美食、休闲项目、娱乐场所、SOHO商务;营造多样空间,特色空间体验。

商城文化、生态文化——充分挖掘商城遗址及熊儿河等历史文化、生态景观资源,保护和展示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和加强城市空间魅力和文化底蕴,实现市民日常生活与传统地域文化的高度融合,为城市建设烙上独特的印记。

旅游文化、展示文化——利用临近火车站优势及商城遗址、二七纪念堂等景点发展旅游文化及展示文化,包含中原特色小吃、民俗文化、手工艺品等。

发展目标:时尚型产业聚集区、体验型综合商业区、生态型休闲文化带和品质型宜居生活区。

采取灵活的更新开发模式,针对区域房屋建筑破旧影响使用、经营使用效益不高的实际,逐步实施有机更新。对于小地块、密路网的街区,延续原有城市空间,实现“商业街道”向“商业街区”转变,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巩固商业氛围和提升人气。

坚持“老城有机更新,新城复合发展”理念,通过生态引领、交通支撑、产城融合、文化特色四大核心着手,以便捷交通为纽带,以绿色生态为基础,实现生活空间与服务空间、空间开发与产业布局、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格局,使城市生活更为多元丰富,为城市发展增添持续的活力。

立体商业开发与空间复合利用:联系地铁轨道站点开辟地下商业步行街,在商业人流活动密集区域局部建设二层连廊,方便与大型商业及地铁、公交等交通设施形成联通,建立步行舒适、安全、便捷的立体公共空间系统。沿商业内街和周边公共空间,步行通道衔接周边居住、商务办公等功能区,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外围公园绿地和广场形成共享的步行空间。同时,建立公交换乘系统,设置地面停车场并采用“二层平台、立体商业”的方式进行功能布局,形成双首层的空间形态,完善立体网络交通系统,缓解交通压力。

前瞻

时尚产业群,都市观光带,休闲不夜城,让都市生活更加锦上添花

管城回族区委书记袁三军指出:郑州作为中国三大商贸中心试点城市之一,对整个中原经济区、周边省市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随着城市发展及未来商业趋势的变化,郑州将从整体商业布局及功能定位等方面进行新一轮的商业革命。

中部大观国际商贸中心是2013年郑州市重点建设项目。目标定位:打造火车站商圈“时尚产品销售、品牌展示、贸易办公、电子商务、娱乐餐饮休闲、酒店会展”超级展贸综合体。按照建设周期,2014年至2016年,为规划初创期;2017年至2019年,为产业配套积聚期;2020年,进入全国乃至亚洲初具影响的商业集团,引领火车站商圈升级换代,成为“商贸管城”的地标性建筑。该项目建成后,将可容纳6000家公司入驻,提供3万多就业岗位。

锦荣商贸城升级改造项目总建筑面积约71万平方米,最高建筑180米。建成后将汇集研发、会展、电子交易等新兴前沿业态为一体,成为业态涉及“时尚产品销售、品牌会展、办公、电子商务、娱乐餐饮、酒店会务”的超级商务中心。还将依托立体广场、空中连廊及地下连片贯通等新型建筑模式,彻底解决地面交通拥堵问题,实现轨道交通与商业中心零缝隙对接。

民乐里片区改造项目是郑州市27个重点片区之一,也是管城回族区重点区域改造攻坚项目。项目征迁计划投资3.5亿元,安置房总面积10万平方米。自2月份启动以来,交房率95%,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该片区建成后,对民生改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和带动作用。

如今,中部大观国际商贸中心、锦荣商贸城升级改造项目、民乐里旧城改造项目及郑州箱包皮具城等项目正抓紧推进。银基商贸城将进行全面升级,无缝对接电子商务和规范物流,打造未来二十年不落伍的2.0版的银基商贸城。世贸购物中心引入美式“赫优仕百货”向零售转型,采用国际流行双一层结构,通透中空,街景式内部设计,高密度自动电扶梯,设计地下两层大型智能化停车场,打造与国际接轨的服装商务平台。

为顺应郑州市政府规划要求,今年5月,火车站商圈中部大观国际商贸中心、世贸购物中心、银基商贸城、锦荣商贸城等四家核心企业,成立时尚联盟,联合打造“时尚产业集群”,引导火车站商圈顺利转型升级。融合地区功能,承载商贸市场产业服务,营建缤纷生活购物环境,提升居住服务品质,打造汇聚商业、市场、休闲、品质的 “活力城区”。

复合多元的功能体系——以商业娱乐功能为主导,结合商务服务(如写字楼、酒店、SOHO办公等)、公共服务(市民活动空间、文化设施等),构建多元复合的功能体系,沉淀多元消费人群。

流连忘返的魅力地标——依托丰富的户外空间与消费空间的互动,结合夜间商业业态,突破日间消费与夜间消费的隔阂,打造24小时全活力都市商娱圈。

引领生活的特色业态——强化商业娱乐、文化休闲、主题游憩等业态,游购商娱合一,引领全新的都市生活方式。

独具特色的创新模式——整合城市商业综合体、商业街区、文化贸易等创新性商业开发模式,引领区域商业服务全面升级。

前所未有的文化体验——塑造滨水开放空间、文化消费空间、绿色游憩空间、内街消费空间等丰富的空间特色,强化历史文化感、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

在今后一个时期,管城回族区将坚持规划先行,大胆探索,开放包容,破解难题,融入创新要素,明确产业发展发向,突出休闲智能,时尚平台,以现代化的商业业态、高品质的景观环境和多元的文化内涵,创造富有魅力的时尚天地。

一张宏伟蓝图,一幅优美画卷。管城回族区进一步凝聚人心,苦干兴业,迅速掀起打造商都历史文化核心区为统揽的全域城镇化建设新高潮。积极引导延伸产业链条,集聚产业族群,逐步走上高起点崛起的探索之路,充分展示美丽形象和包容气度,让人民群众共享和谐发展成果。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