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国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司机随身携带安全锤
车上设置专职安全员
严防强台风“威马逊”
今后注册域名可用“.公司”“.网络”
四川茂县发生山体垮塌
车补不会变福利 杜绝拿钱又坐车
内蒙古统战部原部长王素毅
巨额受贿一审被判无期徒刑
“你给钱我站台”
“你升官我发财”
近期南方强降雨来袭
34人死亡21人失踪
新农合门诊费报销
今年提高到50%
西宁机场爆炸案原因查明
系两枚丢弃礼花意外燃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回应公车改革热点问题
车补不会变福利 杜绝拿钱又坐车

本报讯 据央视《焦点访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报道,一轮自上而下的公车改革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就公车改革的方案设计,各界关心的公车如何处置、车贴如何发放等焦点问题,接受了记者专访。

这次公车改革与以往有何不同?

连维良:过去的公车改革从试点做起,现在的公车改革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全面改革。改革的重大意义,一是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长期以来,广大群众对车轮上的铺张意见很大、反映强烈。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党政机关贯彻落实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精神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是有利于节约开支。目前,公车消费在“三公”经费占比例较大,中央和国家机关达60%左右,从各地的“三公”经费看,地方比例更高。通过推进这项改革,可以把节约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三是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普通公务出行由实物保障转变为更多地由公务人员个人自主选择,有利于合理有效配置资源。

中央和地方如何设计方案?

连维良:公车改革是难度较大的改革,如果在中央机关率先推进,在全国推广就比较容易。用两到三年时间推进改革,主要是基于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层级差别较大,尤其在基层,遇到的问题会更多。用两到三年有序推进,能够使改革更积极、稳妥。

地方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能简单一刀切,鼓励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厅(局)正职主要负责人,市(地、州)、县(市、区、旗)及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车改,确因环境所限和工作需要不便参改的,允许以适当集中形式提供工作用车实物保障,但须严格规范管理,不得再领取交通补贴。

如何杜绝既拿钱又坐车现象?

连维良:本次公车改革方案的设计上,最基本的原则,是节约原则,改革之后,公车补贴的总量要低于改革之前,地方在确定补贴标准的时候,前提也是节约。怎么解决既拿钱又坐车的问题,我觉得有三项措施可以保证:一是釜底抽薪,全面整体改革,除了通信机要少量特殊车保留,各级党政机关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二是科学设计,制度设计上规定了拿钱就不能坐车,坐车就不能拿钱,主要针对极少数岗位,确因工作需要保留车的,就不能拿钱。三是加强监督,自身车没有了,会不会变相使用基层和其他方面的车辆?以前车改中的确出现过,这次专门做了六个不准的规定,特别是不准以任何形式挪用和借用。

这里需要强调,公务交通补贴不是职工福利,主要保障普通公务出行需求,不包括上下班通勤和所在城市以外的长途出差。同时,要求不得以公务交通补贴的名义变相发福利。公务人员不得既领取补贴又违规乘坐公务用车。

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举措,是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顺应民意、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迫切要求。推进这项改革,既要敢于碰硬坚决破除阻力,也要耐心细致保护国有资产,这样才能让“车轮上的浪费和车轮上的腐败”早日远离。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