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 推进“三大1/2014-07/21/02/2014072102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八项工作齐推进 快速发展亮点多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八项工作齐推进 快速发展亮点多
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机场频开新航线
地铁方便市民出行
卫生事业便民惠民
制图 周悟空
制图 柴莹莹

本报记者 武建玲 实习生 高杰 丁友明文 /图

昨日召开的市委十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市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工作领导小组、市文教卫体工作领导小组、市商贸物流和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市工业经济科技和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市社会管理和信访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市“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工作领导小组分别通报了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及上半年工作情况。

农民纯收入增速居中部省会城市第2位

今年上半年,全市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基本实现时间、任务同步完成。初步预计,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69亿元,同比增长3.2%;农民人均纯收入10130元,同比增长12%。粮食总产量连续三年稳定在165万吨以上,蔬菜总产量突破300万吨,禽蛋、牛奶、水果总产量连续保持中部省会城市第1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居中部省会城市第2位。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共完成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48.2万亩。完成设施农业建设1.8万亩,建成蔬菜标准园15个、集约化育苗点16个,开发新菜田10万亩。

都市型现代农业快速发展。2013年底,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425家,加工型龙头企业销售收入507亿元,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10家、超亿元58家。

水生态文明建设提升推进。今年6月,《郑州都市区生态水系全面提升工程规划》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先期启动生态水系提升7大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中线郑州段主体工程提前40天完成建设任务。

生态林业建设成效显著。完成生态林营造45.5万亩,占三年计划的114%;共完成林业生态廊道的2083公里,占三年计划的139%;绿化面积1.28亿平方米,占三年计划的160%;苗木花卉基地8.4万亩,占三年计划的105%。

扶贫开发工作扎实推进。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实施搬迁扶贫和产业扶贫。2014年启动搬迁社区19个,安排易地扶贫搬迁7371户27160人。

79个重大工业项目签约904亿元

2012年以来,市工业科技经济科技和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不断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成效明显。

主动提高站位,实施科学谋划。市工信委牵头制定了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两大战略支撑产业提升规划和智能终端等4个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明确了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

注重招大引强,推进项目建设。2012年,签约工业项目105个,签约金额突破1000亿元。2013年,积极开展珠三角、环渤海大招商活动,两个招商组签约金额超过2000亿元。今年以来,研究制定了5个产业集群招商方案,签约了南车基地等79个重大工业项目,签约金额904亿元。

加快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2013年,七大主导产业完成增加值193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7.6%。四大战略性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43.9%。全市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到11家。

加强科技创新,创新能力持续提升。2013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008.5亿元,增加值1317.8亿元。全市建成市级以上研发中心1705家。今年上半年,研究制定《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郑州市高端装备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挂牌启动建设。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状况明显改善。

长效机制显成效

今年以来,在“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的推动下,全市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党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基层基础不断夯实,中心工作快速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围绕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持续推动长效机制与教育实践活动结合,畅通诉求渠道,倾听群众呼声,依托网格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目前全市共走访群众3.3万人次,征集意见建议近2.3万条,确定整改事项1.6万项。围绕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持续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不断探索运用长效机制加强社会治理、推动工作落实的新途径。

围绕提升效能和规范创新,持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对“三支队伍”的规范管理。围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持续强化为民服务。以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为突破口,创新网格服务载体,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效能,加快推进“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建设,积极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围绕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持续深化群众自治。积极畅通群众参与的渠道,不断提升群众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深化楼栋长制和联户代表制,积极推进社区志愿服务队建设,全面推动物业公司入网格,加强群众自治。围绕推动工作落实,持续抓好常态化稽查。

上半年经济增速8.9%

今年1至6月份,我市经济的综合表现是: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129亿元,同比增长8.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22.2亿元,同比增长22.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23.8亿元,增长1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4167元,增长10.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完成10070元,增长11.3%。

目前,我市经济发展处于换挡提质期。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速虽然比2011年有所回落,但仍呈现出总量扩大、质量提升、位次前移的总体运行态势。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比2011年提高10个百分点。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近三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129.7%,其中出口年均增长74.9%,进出口总额年内有望突破500亿美元。

结构调整步入转型升级期。三次产业比由2011年的2.6∶57.7∶39.7调整到今年上半年的2.2∶55.7∶42.1。

产业集聚区进入加速建设期。上半年全市13个省级产业集聚区、13个市级工业专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占全市的47%、36.8%,比2011年提高7个、9.2个百分点。

建成生态廊道2240公里

城乡规划编制工作方面,编制完成了航空港实验区战略性总体规划、以县(市)区委单位的三化协调空间布局规划及都市区总体规划、都市区综合交通规划、都市区生态水系全面提升规划、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等。

畅通郑州工程成效初显。两年半以来,畅通郑州工程强力推进,大幅提升通行能力,交通拥堵状况得到较大改观。轨道交通累计完成投资189.7亿元,10条市域快速通道中的5条已建成通车,238条城市支线路网已累计开工129条。

生态廊道建设方面,两年半以来,累计完成生态廊道建设2240.5公里,新建及提升绿化面积1.67亿立方米,人均新增绿化面积18.2平方米,铺设林中自行车道663公里、人行步道717公里,建设公交港湾390个。

社区建设方面,两年半以来,共开工建设各类社区530个,开工建设安置房1.01亿平方米,目前已完成302个安置区建设,建成4952万平方米,在建5125万平方米。

城市管理方面,公用事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市政工程建设强力推进,城市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六旧九新”片区建设深入实施,十字景观大道和中央商务区进展顺利。

新建12所中小学已开工

2012年以来,我市文化工作全面进步,教育工作创新发展,卫生工作呈现显著,体育工作扎实推进。

今年上半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十大实事进展顺利。截至6月底,新建12所中小学、21所幼儿园已正式开工,分别完成目标的35%和34%。我市还对全市600条健身路径的健身器材进行更新维护。

文化创新持续开展。市群艺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均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12个县(市)区的“两馆”全部达到国家三级馆以上标准。今年6月,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成为我市又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教育资源不断提升。启动了教育装备配备提质增效工作,计划投资1亿元,建设56所中小学,目前已进入政府采购招标程序。

卫生改革惠民便民。实施5个医疗联合体,同步推进中医、心联、老年医养联盟等横向联合。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疾病预防、片医负责制等服务保障工作质量全面提升。

上半年商贸物流业增加值540亿元

2012年以来,我市以多元化交易平台建设、多式联运综合物流枢纽打造和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聚集的开放高地建设为重点,全力构建国际化商贸大都市。

推进国家商贸中心城市建设。2013年,商贸物流业增加值完成942亿元,占三产增加值的33.6%。今年上半年,商贸物流业增加值完成540亿元,占三产增加值的40%,对GDP贡献达到1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20亿元,同比增长12.6%。

推动国家物流中心城市建设。提升国际物流、区域分拨、本地配送三大功能,大力发展航空物流、保税物流和集装箱运输,建设6大物流园区,突出发展5大行业物流,抓好物流中心支撑性项目。2013年物流业增加值290亿元,预计今年上半年完成160亿元,增长10%,货物周转量突破350亿吨公里。

推动国家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积极打造3大开放平台,强力推进各类口岸建设,积极推进70个功能提升重点物流支撑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外经贸取得重大进展。上半年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843亿元。

流浪乞讨救助模式全国推广

今年以来,市社会管理和信访稳定工作领导小组以“察民情、解民忧、调矛盾、促稳定”活动为载体,努力营造稳定、有序、和谐的发展环境和群众生活环境,全市社会大局总体平稳,平安建设扎实推进,社会治理成效明显,工作亮点逐步呈现。

我市的依法治理信访工作受到国务院检查组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巡消防一体化管理和重大火灾隐患挂牌整治等工作得到国务院考核组的充分肯定;“八位一体”流浪乞讨救助模式被国家民政部在全国推广,养老等民政事业重点项目加快推进;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和依法行政等工作受到最高人民法院领导的高度评价;以十大交通安全隐患路段、十大交通安全隐患路口、十大交通拥堵路口、十类重点车辆“四个十”为重点的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受到省政府领导充分肯定,现已全面展开。新郑市、新密市、中牟县、上街区分别获得2013年全省信访工作或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

2013年

七大工业主导产业完成增加值 1932亿元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 67.6%

2014年上半年

全市13个省级产业集聚区

13个市级工业专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

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占全市47%、36.8%

分别比2011年 提高7个、9.2个百分点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