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新郑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美丽新郑
千年古寨潩水寨(上)
重点项目建设
助推新郑打造经济“升级版”
市民文化大讲堂“润物细无声”
郑州市领导调研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千年古寨潩水寨(上)
保存完好的刘家古宅。

新郑市观音寺镇的潩水寨村,位于新郑、长葛、禹州三地交界处,这个宁静的村落是黄帝文化研究专家认定的中国最早、最古老的都城——有熊之墟“黄帝都”。高大厚固的寨墙上的铁铸土炮,庞大的刘家大院和刘家古宅大门上清朝政治家、书画家刘墉的亲笔题字……这个被潩水河养育了数千年的寨子处处都蕴涵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潩水河源自具茨山西南坡的白龙潭,依势向东穿过观音寺镇,经潩水寨入长葛境内。潩水寨因傍立于潩水河岸而得名。站在河岸举目东望,虽历经数千年,古潩水已枯缩减流,但是宽阔的河面和久经冲刷数丈深的古河道,依然向世人彰显着昔日的汹涌澎湃。

顺河而上百十米,就到了传说中的黄帝口。黄帝口相传为黄帝戎马基地,也是黄帝南巡历经之关,黄帝伐炎帝也由此发兵顺流南下。《史书》记载,轩辕黄帝本姓公孙,因长于姬水,故为姬姓。潩水即古姬水。因九龙河和潩水河在黄帝口处交汇,此处的河面也比别处更为开阔壮观。四周绿树繁茂,鸟鸣清脆。几千年前黄帝点兵封将、排舟布船南伐时的恢宏场景仿佛又浮现在世人眼前。潩水寨不但土地肥沃,水泽丰沛,还是潩水河、九龙河等4条河流的交汇处,寨四面都有沟河天然护围,崖峭壑深,这些天然屏障易守难攻,是古代理想的生活栖息和抵御外来侵略之地。

由黄帝口折回北寨时,村民张鹤群指着寨内一处古宅说:“这是清初刘家的院落。”两层砖瓦结构的古式楼房映入大家的眼帘。历经沧桑,房屋已几经修缮,砖瓦也被风雨剥蚀得十分斑驳,但是房檐和墙上精美的砖雕,依然能让人感受到昔日刘家的荣昌。张鹤群还说,潩水寨分南北两寨。明朝时就有了北寨。最初人们说的潩水古寨其实指的是北寨。老一辈人说,北寨中居住的多为达官贵人和大户人家,其中最为显赫的是刘姓家族。刘姓后人刘明勋告诉记者,明崇祯十四年,先祖为躲避闯王李自成之乱,于1642年12月,自新郑县城连夜迁至北寨内,至今已定居长达372年。作为潩水古寨的名门望族,刘家官宦之人世代辈出,其中清光绪年间的刘国良官居三品。和刘家有世交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也不胜枚举。至今,刘明勋家还存有清乾隆年间著名的政治家、书画家刘墉亲笔题写的“静裏天机”门头匾额。

本报记者 刘栓阳 通讯员 王保建 刘文平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