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红十字暑期志愿
活动夏令营开营
三龄童误将车启动
撞伤路人被判赔偿
三环快速化路灯高压
供配电工程顺利送电
绿城百姓开启节水模式
早熟梨子压枝头
ghy4769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妙招”应对用水紧缺
绿城百姓开启节水模式
市民在空调排水管上,每隔30厘米扎个小洞,这样,空调水可直接浇花。

本报记者 党贺喜 郑 磊 聂春洁 见习记者 谢 娟 文/图

持续高温,用水激增,全市供水低压区范围逐步扩大!昨日,我市决定紧急启用备用水源尖岗水库,通过生态水系管网向刘湾水厂输送原水。“开源”,固然可解燃眉之急;“节流”,才是可持续之路。

“水来土掩,兵来将挡”。这个“土”就是百姓节水土办法,小招数、大效应。让我们见识见识各路“节水达人”的奇思妙想吧。

节水达人有“秘籍”

心中有水水自来,手下留情清水流。

今年65岁的张美荣家住通信花园社区。小学教师出身的老太太利用循环水可不止一套路数。冬天,她把两个大桶雪碧饮料瓶灌满水,循环使用——早上放到暖气片上,晚上回家,热乎乎的“准开水”正可以泡脚;夜里再灌满水放暖气片上,次日一大早,“准开水”正可以洗脸。夏天,老太太也有节水的招数。记者在她的卫生间发现,水箱里居然放进去一块儿砖头!何以如此?“我在水箱里放这一块儿砖头,相当于每次减少两升的冲厕水量呀。”老太太解惑释疑。

无独有偶,缺水,使得一向节俭的徐女士在洗衣机上说事儿了:“现在的洗衣机很难说省水,所以,我一般是先把需要用手搓洗的衣服洗了,再把漂洗这些衣服的水倒入洗衣机,用来洗大件或深色的衣服。现在人们的衣服并不脏,洗衣服不要放很多洗涤剂,这样可以减少漂洗耗水。”

节水达人刘国运又有新发现:收集雨水来浇菜。薄荷、丝瓜、青菜……提起自己一手打造的楼顶菜园,郑州日报社区的刘国运老人颇为自豪,更令人称道的是他实践了多年的“节水经”——近80平方米的菜园几乎不用自来水浇菜?这个可以有:充分利用雨水和生活废水,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我在阳台角落疏导雨水的管子下面放一个塑料泡沫箱,和大大小小数十个空碗、盆一起,收集雨水。”老人说,多年来,自己家里用水量始终保持在每月两三吨,让动辄耗水十几吨的普通家庭汗颜。

空调水雨水 统统不白流

一说起水,记者不免联想到关于水的太多成语。河南农大毕业的曹俊华就“发明”了空调水浇花,“独辟蹊径”!

身为金水区执法局工会主席的曹俊华是个爱养花花草草的老城管了,推开她办公室的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抹抹青绿,窗台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花花草草,不名贵,但很精贵。

“用空调水浇花,也许每个人都会想到,但是我的‘发明’却既方便又节约,一举两得。”曹俊华一脸自豪地介绍。原来,她在空调的排水管上,每隔30厘米扎一个小洞,沿着空调排水管下面,挂放着一盆盆喜水的绿萝。这只是第一层,在绿萝下面,还放有其他花。这样一来,上面用不完的水就直接顺着底盆或者叶子滴落到下面的花草上,一排水管,双层收益。

“你可别小看这小小的滴水灌溉,里面可有不少功夫呢!”曹俊华接茬儿介绍说。花的摆放位置必须得精准,要不然水都滴到外面了。现在,“曹氏浇花法”已在全局推广啦。

打空调水主意的大有人在。金水区俭学街社区的倪先生也有一套。以前,空调水外放,滴滴答答的免不了让楼下邻居不爽。后来,老先生动起了脑子,他把空调的冷凝水管留在阳台上,下面放一个大水桶接水。“你别小看空调滴出的冷凝水,天气热的时候空调一开就是一夜,水一攒就是一桶,干干净净的水,可以洗衣服、擦家具、擦地、冲厕所。今年夏天我都记不清收集多少桶水了。”

除了打空调水主意,还有人打起了雨水的主意。这不,家住三棉西社区、66岁的王自强就是这样的主儿。“天快下雨了,赶紧把泡沫箱放好准备接雨水。”一听到天气预报要下雨,王自强就开始忙活起来。只见阳台的屋檐下整齐地放着一排泡沫箱,周围零散地放着各种桶。“一下雨我就用泡沫箱、桶等接雨水,然后盖上盖储存起来,日后用于浇花。”

作为一个“花痴”,老王自2007年开始,每到下雨天,他就用各种器皿接雨水储存备用浇花,而且,一箭双雕:“用雨水浇花可防止盆土板结,特别是常用雨水浇灌米兰、茉莉、杜鹃、山茶花、含笑等喜酸性土壤的花卉效果更佳,不仅枝叶繁茂、生长加快、花株健壮,还可延长栽培年限,提高观赏价值。”老王传经送宝说。

省水有多少 市民算细账

“记得小时候生活用水都是从小压井里压出来的,所以倍感珍惜。”聊起小时候的用水习惯,市民安女士“忆苦思甜”:小时候农村吃水,家家户户几乎都是用压井,甚至出现多家农户排队取水的情形。

“这种情况下用水肯定很爱惜,很少见到浪费水的情况。”对于安女士的观点,市民陈爱莲感同身受。老家在南阳的她自小养成了节约用水的习惯,做饭用多少水,一家人刷牙洗脸多少水,她心里都有一个谱儿。

“定居城市后,我对很多浪费水现象都看不惯。”陈爱莲直抒胸臆。儿孙们洗脸大开水龙头,她看不惯;冲厕所都冲多遍,她看不惯。陈爱莲笑言,如今自己的执着终于有了回报:上至70多岁的老年人,下至三四岁的小孙子,都对节水的秘籍熟记于心。

同样,啥也不缺的张美荣老太太称:“钱是自家的,水资源是大家的,不节约不行。”

刘国运老人干脆直接算小账:“就说洗菜吧,一般先洗冬瓜等容易洗的蔬菜,水接着洗一遍绿叶菜,两遍洗菜水可以洗抹布等,也可以把绿叶菜用盐水泡几分钟,沙土泡下来了,农药残留少了,节水加环保,这样一顿饭做下来至少省一半儿水,何乐而不为呢?”

遗憾的是,记者走访发现,对于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些习惯,很多市民都不太在意。比如,很多人在购买洗衣机时往往更注重性能、体积及价格,而不太注意是否节水环保,节水洗衣机在市场上经常受到冷遇。再者,几乎每个家庭都用得到的马桶,业内人士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每个家庭3口人计算,每人每天冲水4次,以9升马桶为例,每月用水约为3240升;如果用3/6升马桶则为每月1350升,不仅能节省1890升自来水,还能减少1890升污水排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