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中原教育 上一版3
学特长
展才情
校园资讯
优秀作文
亲子课堂
校企携手
共育专业人才
cq4777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校企携手
共育专业人才

校企携手

共育专业人才

本报记者 李 杨

“职业教育再升级”系列报道之二

职业教育与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职业教育产生于企业,初期就是企业的组成部分。专家认为,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有两个主体,一是学校,二是企业,二者缺一不可。离开了企业的职业教育,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

近期,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校企合作在育人上究竟有哪些优势?我市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现状如何?又面临着哪些问题?本期,记者和您一起走进职业院校,了解校企是如何共育人才的。

订单培养受好评

走进职业学校的校园,你会感受到不一样的教学氛围。因为在这里,教室更像车间,学生更像工人。职教专家分析指出,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有特殊性,就是以技能的高低作为核心质量评价体系,单凭学校自身很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以,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几乎所有职业院校采取的一个共同办法就是校企合作。

据了解,“订单培养”是我市职业院校推进校企合作的重要形式,就是学生在校期间,企业提出用人需求后,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对“准员工”进行培养。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学校根据企业需要开设课程,明确培养目标,也有利于校企双方员工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优势互补、交流合作,同时还有利于企业选拔人才和学生的就业安置,从而实现了企业、学校和学生的共赢。

在郑州市商贸管理学校,有个“丹尼斯”冠名班,是由该校和丹尼斯合作开办的。上学期间,学生穿着由丹尼斯提供的统一服装上课,学习与企业相关的技能和企业文化。而丹尼斯也真正参与到学校招生、教学、实习、就业的整个过程当中,为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为贫困学生提供助学金。学生入校时就与丹尼斯签订就业协议,在丹尼斯实习,毕业后直接进入丹尼斯工作。

参照相同的合作模式,郑州市商贸管理学校还相继开设了“大华伟业班”、“妙正装饰班”、“日兴印务班”等诸多企业冠名班。由于培养目标明确,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实际动手能力强,在企业中深受好评。

校企合作形式多

“和普通教育不同的是,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是围绕市场需求,培养社会所需人才。”郑州市经济贸易学校校长于志明认为,职业学校须具有开拓前瞻的眼界来灵活科学地设置专业,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把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近年来我市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在进一步加强。企业以技术、设备、场地等优势,向学校提供服务;学校以优良的师资、系统的理论知识提供教学,为企业提供服务;双方互相融合,进行合作办学,共同培养企业需求的合格劳动者。

为紧跟市场需求,郑州市经济贸易学校会经常外派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进修,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最新技能以供教学所需,还不断聘请高水平的企业人士来校任客座讲师,使学校能够掌握最新的市场动态,并以企业为第二课堂,加强学生的实习实训。

郑州市商业技师学院与格力电器(郑州)有限公司、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河南中州皇冠假日酒店等300多家大中型企业都有深度合作,他们不仅共建实训中心、共育师资,还根据实际岗位技能需求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现已完成现代物流、报关、旅游管理、烹饪、面点制作等多部自编教材,使得课程教学与岗位技能更为贴近。

郑州市商贸管理学校更是别出心裁,不仅将一些专业的班级直接建在企业里,还通过免收房租、免费使用设备的方式吸引企业进驻校内,甚至还依托校内实训基地自己创办了企业——郑州市金翅膀商贸有限公司,各班也都成立了模拟公司,实现了班级公司化。

企业办学添动力

“校企合作不是一张饼两张皮,而应该是两根绳拧成一股劲。”在采访中,不少职业院校的负责人都反映,许多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往往积极性不高,出现了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对于企业来说,参与校企合作有可能是“赔本买卖”,因此一些急功近利的企业往往不太愿意投入人力、物力跟学校合作。不少企业认为,企业在劳动力市场处于绝对优势,可以轻易获得所需人才,所以校企合作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是有限的,但却要为此在提供实习岗位、共建实训基地等方面增加很多成本,还要承担学生实习过程中造成次品、废品可能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等等。

近期,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企业要发挥“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并将以政府购买服务或税收优惠等方式给予支持。尤其是《决定》还强调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规模以上企业要有机构或人员实施职工教育培训、对接职业院校,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要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相信《决定》一旦贯彻下去,就能更好地解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问题。”我市不少职业院校负责人纷纷表示,这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新添了一份动力。他们认为,办职业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也是企业的事。企业应积极参与教育教学过程,如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接受学生实习、派遣技术人员讲实训课等。过去的改革探索已经证明,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解决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问题以及职业教育的出口问题,也满足了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