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综合法律服务
与您“面对面”
一眼深井战旱魔
省政府任免一批干部
别让暑假成孩子 “第三学期”
xyx4778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眼深井战旱魔

本报记者 史治国 通讯员 任学军 蒋士勋

荥阳环翠峪景区二郎庙村是个贫水村,眼下旱情正紧,那里群众生活怎样?

7月25日,记者前往深山区,看到的却是:绿油油的庄稼,长势喜人,一辆辆拉水车在山道上络绎不绝。“多亏了这口水井!”在依山而建的小院,正打理着自家菜园的张石头老人告诉记者,以前旱情严重的时候,村里人都是到外面买水吃,现在不仅不用到外面买水了,周边好多群众还来这里拉水吃。

张老汉所说的井就是环翠峪年初竣工出水的620米深水井。水井上面是荥阳市投资1.8亿元、依山就势兴建的二郎庙新型社区,主体也已经完工,水井配套设施也在加紧施工,到10月份,就能将井水通到每位农户的家中。

“搬到新社区,还能像城里人一样用上自来水,俺这一辈子想都不敢想!”想着今后的幸福生活,张石头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

位于浮戏山腹地的环翠峪景区,地质土层浅薄,岩石分布较多,山壑纵横交错,地下水资源十分贫乏。二郎庙村人畜饮水长期以来都靠集雨水窖,干旱年月要到几公里甚至十多公里的山外拉水,一车水就要几百元钱。村里几次打水井的记录,无不以失败告终。

去年4月,在规划环翠峪地区新型社区建设时,荥阳市委、市政府庄重承诺,一定要在大山深处打出一口属于百姓的水井,改变环翠峪缺水现状。

接下来近百个日日夜夜,环翠峪景区管委请来专家,寻找最佳水源点脚步踏遍了环翠峪28平方公里的沟沟坎坎。

然而,在石头上打水井绝非易事。2013年7月初,第一家钻井施工队进驻,正式下钻开工,当施工达到130米时,遇到坚硬岩石层,传统设备无济于事,被迫停工。第二拨儿施工队也好景不长,钻至200米时,遇到了粉红色石英砂粒石层,钻头接连损毁,在成本的压力下被迫退出工程。

面对群众中蔓延开来的动摇情绪,荥阳市委市政府坚定地表示:“不计成本、不惜代价,一定要打出水来!”第三家施工队带着国内最先进钻井设备进驻工地。

有关领导带着专家住在工地,随时分析解决施工中的问题。景区管委会安排3辆拉水车解决施工用水,购置一批棉衣棉被为晚上作业的工人御寒保暖;安排专人每天采购新鲜的肉、菜,让工人们改善伙食。

群众的期盼、领导的关怀让施工队士气倍增。拉水车来来往往,昼夜不停;工地上机器隆隆,分秒必争。从白天到黑夜,再从黑夜到白天,工人们施工热情不减,靠着“铁杵磨成针”的精神默默前行。“出水啦!”2013年12月2日凌晨,随着一股巨大的水柱喷薄而出,环翠峪深井出水的喜讯不胫而走。

出水那天环翠峪周围包括新密、巩义附近的群众都跑来看热闹,跟过年一样,大家兴奋得晚上都睡不着。从2013年7月初直到12月2日凌晨出水,一口直径不足50厘米的机井,累计耗时6个月,耗资160余万,穿越6种地质岩层,用坏了10个特种钻头,换了3个施工队。

如今的环翠峪二郎庙村,因为有了水而增添了一份灵气,因为有了水由穷山村变成了风水宝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