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金沙湖 模拟“海战”精彩上演
我市本周仍无明显降雨
我省集中整治15个
领域侵权假冒行为
全省粮食受旱
面积达1351万亩
生物医药产业 方兴未艾谋崛起
我市E贸易试点运行平稳
郑州局部地区
执行有序用电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推动市容环境持续好转
重大建设项目“一站式”审批
我军首部奖励和表彰
管理规定下月起施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生物医药产业 方兴未艾谋崛起
产业初具规模

本报记者 武建玲

体外诊断试剂研制起步较早,片剂、水针剂生产能力国内居首,动物用药品占有较高市场份额……近年来,作为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七大工业主导产业之一,我市的生物及医药产业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五大领域突出

生物及医药产业是国家鼓励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市的生物及医药企业主要集中在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现代中药、化学药品、生物农业等领域。

生物制药方面,主要在体外诊断试剂、血液制品和疫苗生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医疗器械方面,主要有呼吸机、麻醉机、心电监护、数字式心电图机、心脏介入治疗器械等新型医电设备。现代中药方面,主要产品有健儿丸、感冒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化学药品方面,主要有乙酰螺旋霉素、青霉素等抗生素原料药,片剂、水针剂等生产能力居国内首位。生物农业方面,农业生物育种具有较强实力,动物用药品和疫苗占有较高市场份额。

目前,全市涉及生物及医药企业近200家,其中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40余家、医疗设备和器械制造企业6家,主要分布在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郑市、荥阳市、航空港区等县(市、区)。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初具规模,特色鲜明。

研发能力不断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是一个科技依赖性很强的产业。多年来,我市不少生物医药企业注重加强技术创新,研发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日益增多。截至2013年12月,我市在生物医药领域累计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占全市2008年以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7.2%。在科技创新的新平台建设方面,生物医药领域共有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家,其中省级7家。

(下转三版)

专家点评

加大人才

引进培养力度

河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所长 李振国

生物医药属于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发展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根据郑州市生物医药的发展现状,和国内国际生物医药的发展趋势,我认为郑州市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大生物医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目前郑州市在生物医药领域缺乏高端人才,特别是领军人物,与郑州作为省会城市的地位不符,不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国内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先进发达地区差距也很大。二是鼓励企业开展生物医药新产品的研发,对有研发基础的太龙药业、河南润弘制药等加大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三是对有较好研究项目的小型医药研发机构,政府应积极培育。四是鼓励企业与省内外的科研院所合作,特别是与省内的医药院校合作,开发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