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车爱心瓜 储满敬老情
六旬老太成刺绣“达人”
“明星村”的前世今生
高温下的公路“守护人”
中牟成功救助一只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迷你图书馆”建到家门口
登封举办第五届
大禹文化艺术节
黄河下游滩区群众
农作物损失有补偿
荥阳工伤参保人数
提前完成全年目标
巩义坡耕地水土流失
治理工程即将竣工投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过去处处是荒坡薄地
“明星村”的前世今生
好环境换来真金白银
乡村里的“小别墅”。

本报记者 覃岩峰 通讯员 贺保良 祖丽景 文/图

背靠风景秀丽的青龙山,有一处不起眼的小村落——巩义市大峪沟镇民权村,随着近年来新农村建设,民权村一跃成了十里八乡的“明星村”,而在去年,“明星村”再次升级,成为农业部确定的全国“美丽乡村”首批创建试点。近日,记者驱车来到民权村感受她的魅力所在。

走进民权村,处处红瓦白墙,绿树成荫,街道宽畅,然而民权村党支部书记刘根上告诉记者,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民权村“头上是荒山,脚上泥巴欢;衣上摞补丁,兜里老缺钱”。

原来,民权村有10个自然村,村民散居在12.45平方公里的青龙山中。有16个村民组、2200余名群众,可耕种土地却只有1557亩,人均不足0.7亩,且都是荒坡薄地。

改革开放后,民权村人靠着山上石头,从发展耐火材料起步,逐步走上富裕路。从此,村民增加了收入,衣服上没有了补丁,兜里也有了钱。

如今成新农村建设急先锋

从2008年开始,民权村作为大峪沟镇第一批试点,率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民权村从群众急需的方面入手,建成了10余个蓄水池,铺设了近8公里供水管道,使90%以上的村民用上了自来水。紧接着,民权村以改房、改厨、改厕、改厩为突破口,建起污水处理设施,整治村容村貌和环境。随后,硬化、绿化、亮化村里的主干道、次干道,栽种了5000余棵大叶女贞、百日红、樱花、塔松等,安装150余盏路灯。经过多年努力,如今的青龙山植被茂密、郁郁葱葱,看不到荒坡。为了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民权村在村民居住集中处,建成了3000平方米的游园和21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

据统计,现在民权村80岁以上的老人有近百人。“现在村里环境好,生活条件好,自然人长寿。”问起保持健康的秘诀,84岁的村民赵劳笑着说。但这种幸福也来之不易。

上世纪80年代,村里有的耐材厂,在带来财富的同时,也弄脏了环境。“那时候村里天天飘着股烟熏味,山上的果树连果子也不结了。”民权村村民张桃粉回忆道。

听到村民的议论,民权村干部打定了主意:利用位于村内的青龙山慈云寺,着力发展生态经济,让村民挣“环境钱”。

为此,民权村修订了村庄发展规划和慈云寺景区的规划,着力发展“农家乐”、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养生游等。目前,有不少村民“农家乐”的年收入都接近10万元。

“现在住在村里和城市差不多,好多城里人还想来俺村度假呢!”民权村6组村民赵克朝的话语中,透露出自豪。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