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社区举办爱国主义教育报告会
新车核心部件出问题
该退车还是该换件儿
最低工资标准上调
多项劳动者权益调整
88家单位存重大火灾隐患被点名
我市房管业务审批提速
党员干部带头
整治老旧楼院
6万余平方米
违建被拆除
多措并举
整治环境卫生
居民自费万元
筹建充电车棚
0805农产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简政放权 避免“两头跑”
我市房管业务审批提速

本报记者 刘 招 通讯员 李金山 王盼盼

细心的市民发现,近一年来办理房产业务比以前准备的材料少了,等待的时间短了,甚至多了一些立等可取的业务。

数据为证。今年上半年,房管业务行政审批工作共受理165452件,业务受理占全市受理总量的34.9%,业务办结占全市办结总量的34.2%。在全市39个审批职能部门考核中,综合评定得分104分以上,连续6个月综合排名均在前2名。

这是市房管局行政审批改革的成果:将13项行政审批事项缩减为7项;审批环节由原来的5个以上环节全部控制在3个环节以下。

简政放权 注重主动服务

近年来,随着我市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市房管部门的行政审批业务量占到了全市的40%以上。为此,去年10月份市委、市政府把市房管局列为行政审批 “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工作试点单位。

按照试点要求,市房管局立足于简政放权、依法审批、提升效能、有效治理,在推进职能转变、规范审批行为、创新监管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目前,市房管局已按照全面简政放权的要求,对各项审批职能进行全面梳理。

削减审批事项。通过合并、上解及转为日常监管方式,将13项行政审批事项缩减为7项,项目削减率达到53.8%。

压缩审批环节。审批环节由原来的52个环节(13项),压缩至21个环节(7项),时限压缩率为59.6%。

缩短办结时限。行政审批时限由原来的10、7、3个工作日依次减少为7、3、1个工作日,平均时限压缩了55%。

在简政放权的同时,提供更加多样的便民服务,向服务对象提供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绿色通道等特色服务;畅通了服务热线、微博、微信等交流平台,为群众排忧解难,群众的满意率持续提高。

近日,国家行政学院在对我市“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的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评估时,对房管部门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职能整合 办事更加透明

让老百姓办事快些,更快些,就必须要将原来分散在各单位、各部门的审批职能进行整合。为此,市房管局在职能整合方面大胆探索,并对整合后的审批职能予以规范。

整合资源。将原来分散在多个处室和部门的审批职能进行整合,组建行政审批办公室并进驻大厅窗口一线,全部实现大厅窗口平行受理、集中审批。涉及行政审批业务的单位由原来的8个归并为5个;分管领导由原来的8个减少到5人,实现了一个首席代表负责,窗口授权到位的目标。

规范运行。资源整合后,行政审批事项的申报材料、办理程序、承诺时限、法律依据都在郑州市房地产网站上进行了公开,并制作成“办事指南”在大厅显著位置张贴和摆放;所有审批业务全部纳入了电子监察系统,所有审批窗口、审批工作人员全部纳入360度视频监控范围,审批件全部统一编号,统一录入电子监察系统,全部实行红黄牌督查管理,避免了体外循环、超时审批,审批工作更加透明,更加规范。

避免“两头跑” 群众满意度提高

今年上半年,市房管局行政审批工作共受理165452件,日均受理量为1356件;业务受理占全市受理总量的34.9%,业务办结占全市办结总量的34.2%。通过问卷调查、电话回访等了解到,企业及群众满意度普遍提高,并体现出明显的成效。

在全市39个审批职能部门审批工作开展情况绩效考核中,综合评定得分104分以上,连续6个月综合排名均在前2名。

部门职能更加顺畅。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后,不仅改变了过往以审代管和重审批轻监管的局面,也避免了企业和群众在部门与窗口之间“两头跑”、部门之间“来回跑”的现象发生。办理流程变为一个窗口对外,实现窗口受理、内部流转、集中审批,实行了一站式服务。审批过程建立受理回执单、不予受理告知单、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等制度,使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窗口排队次数明显减少,窗口现场办结率和办事效率明显提高,普遍增加了企业和老百姓的满意度。

企业活力有效激发。对于取消的审批事项均改为日常监管和服务事项,在提供主动服务的同时,制定了具体监管办法,完善各领域、各环节的监管制度和动态考核机制。这样做不仅节约了企业的时间成本、管理成本,还激发了企业的经营活力和自主性。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市市区商品住房投放面积432.6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64%,在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我市房地产市场保持了良好的投资和投放势头,这也得益于简政放权后激发了企业的活力。与此同时,市房管局还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组织的服务、监督和协调作用。

据了解,我市开展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房地产开发项目交付使用评审工作等,均是依托郑州市住宅与房地产业协会进行的,这在群众、企业和政府之间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帮助政府提供服务和监督,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