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新郑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郑:旅游活市文化点睛
新郑市领导参加指导
联系点专题民主生活会
认真梳理群众意见
积极筹备村级组织生活会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加速新型城镇化建设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开放创新
加快建设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和谐的临空经济强市
上级关注
czhb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郑:旅游活市文化点睛

本报记者 孙 瑞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近几年,新郑市充分发挥旅游业特有的优势,文化的繁荣发展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营造了良好氛围,使文化旅游成为新郑富民强市的产业新军。今年上半年,新郑市接待游客270余万人,实现旅游直接总收入7.3亿元。

一条条宽广整洁的水泥路在村中蜿蜒,层林涌翠鸟鸣啾啾,拂堤杨柳婀娜多姿,绿树丛花,炊烟袅袅。走进新郑市城关乡的农家乐园,记者被这浓浓的乡情包围了。一阵阵笑声传入耳中。顺着声音看去,只见三四个孩子在桥上追逐打闹。“这里的环境很美,交通也很便利,一有时间我便带着家人和孩子来这里,孩子们很喜欢这里。”市民张先生说。

新郑市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尤其重视农家乐的发展。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每年拿出100万元的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技术培训等方式,扶持农家乐项目。今年该市加大力度扶持农家乐的发展,出台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发展农家乐,并制定了详细的标准细则,优化农家乐经营环境,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先后多次组织农家乐经营人员培训和外出考察学习,增加经营管理知识,借鉴先进经营模式,把先进的知识、技术、人才请进来,用到实处。目前,该市共发展农家乐42家,下一步将加大政策的宣传推广力度,增加农家乐的数量,扩大规模,助力该市乡村旅游的兴盛。

在郑韩故城东北角城墙遗址公园工程现场,绿化等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与此同时,新郑市积极推进中华古枣树遗址公园、港中旅河南力上旅游度假综合体、白居易故里文化园等旅游项目综合开发,进一步完善景区硬件设施,大力开发游客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着力打造功能齐全、服务优良、环境优美、游客满意的特色文化旅游景区。“我们要充分发挥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品牌效应,切实加强旅游营销,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寻根拜祖、观光旅游,增加旅游收入。”新郑市旅游和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说。

旅游激活了文化,文化在旅游的传播下更加熠熠生辉。

在新郑的公园、街头、乡村,文化和旅游交相辉映,把新郑点缀得分外迷人。畅游故里,游客们可以在旅游中感受新郑文化的博大精深;足不出户,游客们只要打开新郑市特色文化数字网,黄帝文化、新郑历史名人、具茨山岩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文化、大枣文化、古籍书目、地方文献等11个数据库显现出来,游客们在获取文化知识的同时,也饱览了遍地开花的旅游景点。特色文化数字网的开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每天晚上七点半我都要来到广场跳舞,不仅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心情也舒畅了。”新华路54岁的左阿姨说。在新郑,还有近10万名和左阿姨一样的群众参与到了各级各类文艺培训中。

今年新郑启动了“六个一”文化惠民工程升级版——“百千万”文化惠民工程,即在全市社区(村组)打造百支文艺队伍,培养千名文艺骨干,将下乡送文化变为下乡种文化,将观众变为演员,让群众成为文化的主角,实现全民参与、万家欢乐。截至目前,市、乡两级共开展广场舞、戏曲、盘鼓、剪纸等多种形式的文化艺术培训12期,培训各类文艺骨干2000多名,组建队伍600余支,选拔、聘用文化志愿者600多名。

乡村农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多姿多彩,今年以来,新郑共开展“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演出活动35场,“双百”演出64场,深入村组、社区、学校、机关、企业等开展“公益电影送基层”活动,共计放映1380多场。不断完善两馆建设的同时,继续全面实施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大院免费开放。在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中,市民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与此同时,送书下基层、春节象棋大赛、灯谜晚会、拜祖大典迎亲文艺表演、庆“六一”青少年书画精品展、文化活动进万家、“文明河南·欢乐中原·魅力新郑”百姓大舞台广场文化等活动精彩不断。

新郑,正日益呈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动人景象。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