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体育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NBA公布新赛季赛程
郑州乒乓球:“新模式”下待腾飞
青奥纪念邮票
开幕当天发行
开幕式昨晚最后带妆彩排
创意新 舞台绚 难度高
青奥处处彰显
节俭与绿色
足协判罚有“猫腻”
将诉诸纪检和司法
wwjj4819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乒乓球:“新模式”下待腾飞
小选手在刻苦训练。

省第十二届运动会暨首届全民健身大会青少年竞技组乒乓球比赛,日前在河南理工大学体育馆落下帷幕。郑州乒乓小将夺取14枚金牌中的6枚,创造了参加历届省运会乒乓球比赛的夺金纪录。郑州乒乓球有过辉煌的历史,葛新爱、邓亚萍都是经这里培养后走出去的世界冠军。同时,郑州市也拥有全国为数不多的市办专业队,能够直接面向国家队输送人才。然而随着邓亚萍的退役,郑州乒乓球也就此走向低谷,后备人才储备也十分匮乏,省十二运会之前的历届省运会,郑州乒乓球的夺金数从未超过4枚。这次省运会夺金数的飞跃并非偶然,而是一种“新模式”运营下的必然,郑州乒乓球也期待着在这种“新模式”下再度腾飞。

时间倒回到本次省运会乒乓球男子丁组团体冠军争夺战,郑州小将熊浩博担任第三单打,与他对位的是焦作队的二号单打,实力对比熊浩博处于下风。不过在临场指挥中,郑州队因为有两名教练对其进行指导,熊浩博最终战胜了焦作选手,为郑州男团夺冠立下战功。以往临场指挥的教练只有一名,但这一次郑州队打破常规,有两名教练进行现场指导,其中一名教练以“旁观者”的身份看比赛,和临场教练商量战术指导意图、分析现场情况,而这恰恰也就能解决临场教练和运动员“当局者迷”的问题。“帮助队员跳出比赛看比赛,总能收获好效果。”郑州市乒乓球队总教练吕琦笑着对记者说。

“旁观者”解决“当局者迷”的问题只是郑州乒乓球“新模式”运营下的亮点之一。近些年,郑州市体育局一直在乒乓球运动上积极探索符合体育发展规律的体制创新模式,在全国专业运动队中率先尝试乒乓球运动职业化模式。三年来,先后与学校、俱乐部等单位进行合作,拓宽发展思路和模式。去年以来,郑州市乒乓球队与郑州搏冠乒羽俱乐部结合,形成了由政府提供训练经费支持,俱乐部提供训练场馆及后勤保障,利用俱乐部职业化、市场化管理体系来进行运动推广、人才培养、教练员管理、训练管控、队伍发展的“新模式”。

“新模式”下的郑州乒乓球队请来了国家乒乓球队资深教练李晓东担当顾问,定期对小运动员进行技术指导;设立了4家郑州市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为人才培养和储备奠定了基础;与市妇联、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联合进行了刘国梁带领国家乒乓球队拍摄了首部针对一个地市的“郑州市少年儿童乒乓球推广视频”,并在少儿影院进行播放,反响巨大;同时面对全市大范围开展了“郑州市少年儿童乒乓球免费打”推广活动,500多名少年儿童参与了培训。连刘国梁都感叹郑州市乒乓推广及人才培养开展的思路非常有新意,效果也好。除了积极向全社会推广乒乓球,展示乒乓文化和魅力,让更多少年儿童喜欢和参与国球运动外,郑州市乒乓球在发展中定位顶尖人才培养,经过后备人才基地选拔进入郑州市专业队的苗子运动员,体育局和俱乐部都给予全方位训练培养保障,目标就是向国家队培养输送优秀国球人才。在“新模式”的运营下,郑州乒乓球近几年来逐步复苏,先后多人被省队征调代表河南出战,其中年轻小将耿梓皓还进入了国家队。

对此吕琦表示:“郑州市乒乓球队的教练团队水平在省内都是一流的,理念和模式的创新更是给郑州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战斗力,我们和刘国梁指导也沟通过,他也希望我们能够创新发展,打造一个亮点,向全国推广。”郑州市乒乓球队主教练李凌颇有感触地说:“‘新模式’下的郑州市乒乓球队团队凝聚力更强,队伍整体内涵和战斗力有了更大的提高,训练质量和成绩稳步提高。”

郑州乒乓球在“新模式”下迎来了再现辉煌的源动力。正如市体育局局长李庆山所言:“郑州乒乓球队在‘新模式’下迸发出了新的力量,郑州乒乓球重现辉煌指日可待。‘新模式’也给我们以很好的示范和启迪,为我们其他队伍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今后我们还将不断探索适合不同项目发展的‘新模式’,让郑州的体育事业不断创造新辉煌。” 本报记者 陈 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