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卫生健康 上一版3
门诊见闻
医讯速递
图片新闻
健康提醒
上班族需谨防慢性病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上班族需谨防慢性病
【专家】
生活习惯不科学是主因【防治】
“老年病”应以预防为主【建议】
做一个健康的“走班族”

本报记者 王 治 通讯员 阎秀芳 王鹤彬 王璞 宋付凯

曾经,不消耗体力的办公室上班族被人当成是轻松的职业。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曾被很多人羡慕的“工种”已经变成亚健康与“虚劳族”的代名词。很多上班族在工作几年后,发现自己身体变得像漏水的堤坝,到处都是病。除去来自工作压力等心理因素的原因,上班族的生活作息模式成为疾病的根源。

日前,市政府出台《关于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意见》,提出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工间操制度,确保每位员工每天工间锻炼不少于20分钟;有条件的单位设立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上班族健康问题再次引发关注。

【现状】

慢性病日益“年轻化”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有慢性病患者约2.6亿人,其导致死亡占全国总死亡率的85%,头号“杀手”慢性病已让不少人谈之色变。如今,由于上班族生活作息模式极不规律,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脂……诸多老年慢性病“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

记者从郑州人民医院心内科获悉,该科室在临床上治疗的冠心病心肌梗死最小发病年龄为18岁,40岁左右的患者就占到1/3左右,二三十岁就发生心肌梗死也有不少。

“现在出现了不少年轻的病例。抽烟、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以及遗传、不科学饮食等因素,导致冠心病患者年轻化。”郑州人民医院心内科一病区主任赵友民认为,近年来冠心病发病年龄明显呈现出早发、多发和低龄化趋势。年轻的上班族因工作和生存压力较大,在工作中多熬夜加班,坐多动少,三餐不定,饭局频繁,抽烟喝酒,长期精神紧张,容易引起高血压,从而诱发心血管疾病。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年轻的上班族都有些“小毛病”,但往往都是“听之任之”。“坐时间长了肯定会有一些小病,年轻人身体承受能力强,应该没大碍吧。”在一家会计事务所上班的裴先生说,办公室大多数年轻人都有一些肠道疾病。

正是对身体的“小毛病”不够重视,也加大了患重病的几率。“很多上班办公一族,因为办公长时间保持坐姿,腹部血流速度会减慢,下肢静脉血回流差,因此导致直肠静脉发生扩张。由此出现肠道问题,致使现在肠癌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市疾控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所所长阎秀芳说。

【专家】

生活习惯不科学是主因

“近几年,我们这里接诊的高血压、脑出血等年青患者数量一直在上升。”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董小平指出,中青年人压力大、节奏快的工作方式确实是导致一些疾病提前发作的原因,但工作方式其实只是不可改变的客观因素,导致老年病“年轻化”的主要原因是生活习惯的不科学。

专家称,生活习惯不合理是老年病“年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很多中青年人只讲究吃得好,大量摄入一些高热量、高脂肪食品,而忽视了科学饮食,导致营养失衡;同时,很多人也缺乏必要的运动。吃得多、活动得少使中青年人机体的负荷增大,容易产生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病。

“大多数年青的上班族对很多疾病没有足够的了解,也使他们在疾病预防方面缺乏科学的判断。”董小平举例说,很多人都已认识到脑溢血、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危害,但对引起这种疾病的高血脂等不甚了解。由于很多疾病都没有明显的症状,也使一些已患病的中、青年人产生了自己“一切正常”的假象,从而难以进行必要的预防和治疗。

【防治】

“老年病”应以预防为主

相关专家指出,“老年病”应以预防为主,预防则主要依靠基层疾病预防保健体系的完善。

日前,市政府出台《关于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逐步建立各级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跨部门慢性病防控协调机制,健全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体系。另外,针对不同区域,还要制定相应的具体防控目标和控制策略。

“除了相关政策的支持,年轻人还得从自身做起,要改变自身的生活习惯”,董小平说,出门乘车、抽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增加了中青年人患老年病的几率。他建议,中青年人应当少吃、多动,既能“管住嘴”,也能“管好腿”,合理搭配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和健身运动。

“最重要的是要提升公民的科学素质和保健意识,只有认识和了解到病症的危害才能更好地防护”。董小平称,“老年病”应主要以预防为主,而预防的前提则是中青年人对这些疾病有科学的认识。

【建议】

做一个健康的“走班族”

相关专家介绍,长期步行上下班的人,心血管疾病、血栓性疾病、慢性运动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都明显低于乘车上下班的人。步行上班,可减轻紧张和压力,使大脑思维活动变得更清晰、更活跃。如果步行时能做到昂首远望,还可有助于调整俯首案头的姿势,可防治颈椎病。

专家提醒,如果你想强身健体,而且您的家离工作地点并不远,不妨加入到“走班族”。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