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二七区齐力推进“三城联创”
惠济区举办月嫂培训班
管城区检查渣土清运车辆
中原区开设“同心中原”微信群
父亲的拐杖
小小乡友会 成就求学梦
群众工作队解民忧
寄向党组织的喜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父亲的拐杖

本报通讯员 彭天增

今年盛夏,正处中伏,酷热难耐,笔者来到豫晋交界太行山间的一个叫锡崖沟的小山村避暑,这里不但清静凉爽而且风景俊秀,住在农家小院,悠闲自得,晚上还要盖上被子睡觉。

我住的农家小院内有一对年近90岁的夫妇,虽然行走迟缓但思路清晰、很是健谈,有一位稳健持重、看上去落落大方的女子,守护在老人身边跬步不离,原来她是老人的女儿。我去的当天中午房东家包饺子,只见老人的女儿亲自下手,单独给二老包上一些个头小点的饺子,便于咀嚼吞咽。第二天中午又见她帮助房东擀面条,细一观察方知她是专门给两位老人擀一些薄的,切得也很细。晚饭后,我准备出去溜达一圈,刚出屋门就看到老人的女儿正在给父亲玩游戏:“你拍一、我拍一,两个小孩穿花衣,你拍二、我拍二 ……”只见两双手在交错对拍着,老人笑着挥动着双手,显然和女儿不太和拍。

因为都是从郑州市来此避暑的,所以说起话来自然又觉得亲切许多,经询问老人的女儿得知,她的父亲在喧嚣的城市里很烦躁,平时很少下楼,老母亲身子骨硬朗一些,但也只是在饮食起居方面能给予父亲很有限的照顾,单调乏味和千篇一律的生活,使父亲患上了抑郁症,有时一天也说不了一两句话。

今年六月初,两个老人无意间听邻居说到锡崖沟,然后就叨叨着要女儿带他们往这里来,老人的女儿答应了二老的请求,带着他们已经在这里住了两个月。两位老人说起在这里的感受滔滔不绝,俨然这里就是他们的家,老人的女儿告诉我,来到这里后父亲的抑郁症好多了,每当小院里来了新游客,老父亲就会和他们说个没完,和在城市的家中简直是判若两人。

这里的自然风光的确不错,山峦起伏、满眼碧绿,院子后面百余米就是太行大峡谷,中午头看着太阳怪毒,往树凉荫下一站,如赶上一阵小风,马上就感到凉爽无比。以前说起孝敬老人,最多的都是说让他们吃好喝好,别缺他们的钱花,今日笔者所见应该是又一种孝敬方式,女儿就像父亲的拐杖,扶持着老人走向温暖的夕阳。

晚上出去转悠,又遇到那父女俩在散步且有说有笑,联想起这两天看到的幕幕情景,笔者一时觉得心口堵得慌,眼泪再也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