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回到爱最开始
的地方》
“五车”和“八斗”
楼上楼下
龟驼碑
趣谈反腐对联
石刻
天凉好个秋
qhq47113
qhq47110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天凉好个秋

鲁 人

一立秋,天气立马变凉,灵验得很。早晚要穿长袖,晚上需盖被子,空调、风扇也都纷纷退役。兀地想起一句老话:天凉好个秋!

立秋这天有个习俗叫“贴秋膘”,就是要多吃点肉,煎炒烹炸都行,形式不拘,只有肚里的油水多了,才有助于日后御寒。即便动物也知道这个道理,秋天的时候要拼命进食,以换来厚厚的脂肪来抵御冬天的寒冷。

秋天的凉,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刚经历过难熬的酷暑,人们终于喘了一口气,开始享受美好的秋天。古人喜欢悲秋,尤其是文人骚客,其实他们更多的是感到心头的悲凉,天气只是由头。从欧阳修《秋声赋》到李清照的《声声慢》,明着是说的秋意肃杀、凄凄惨惨,实际是说人的不幸际遇与心理之寒。秋瑾临刑前的绝句“秋风秋雨愁煞人”更是如此,起义失败、无力回天,既悲且壮,唯有一死报国,故成千古不朽名句。

秋天的凉,其实应该说是不冷不热,这样的温度,最好搭配衣服,厚薄皆宜、长短均可。街头再也见不到光着脊梁的不雅身影,爱美的姑娘开始把短裙变为长裙,体弱的老人从容地套上马甲,穿上秋季校服的孩子仍欢快地喧闹,折腾着他们永不穷尽的精力。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天气一凉,似乎是在提醒各种植物,疯玩了多半年,你们也该拿出点真玩意儿了。于是,庄稼地里,黄的是玉米,白的是棉花,红的是高粱;果园里,咧嘴笑的是石榴,压弯枝头的是苹果,抱成一团的是葡萄。秋天也是人生收获的季节。有人著作等身、有人奖章满胸、有人名满天下、有人富甲一方、有人德高望重,都在人生的秋天尽情地享受成功的喜悦,在人们羡慕的眼光里盘点人生的收获。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秋天还是登高望远的季节。邀三五知己,登临高山奇峰,远望千里,一览无余,把酒共欢,其乐无穷。登高不可无诗。重阳节时,王维登高四望,想起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九之日,杜甫登高远眺,尽赏“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胜景,皆成诗家美谈。

秋天宜于读书。旧时,不求上进的读书人曾有自嘲打油诗曰:“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有雪,收拾书箱待明年。”而清人张潮则说:“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不过,公允而论,夏天的汗流浃背,冬天的寒冷刺骨,春天的昏昏欲睡,肯定会影响读书的情绪与效果的。只有秋日不同,凉风习习,心旷神怡,捧书一卷,或经或史或闲书,读得痴迷,好不惬意。

天气转凉,辛苦一个夏天的“音乐家”们也纷纷息声,被形容成“噤若寒蝉”。秋虫们开始粉墨登场,轮番上阵,白天是蝈蝈,夜里是蛐蛐、纺织娘,它们低吟长鸣,时而高亢,时而低沉。连邓丽君也喜欢“聆听那秋虫,它轻轻在呢喃。”徐志摩则诗兴大发:“秋虫,你为什么来?人间早不是旧时候的清闲;这膏草,这白露……”春听鸟、夏听蝉、秋听虫、冬听雪,乃人生至乐。

秋天的凉,往往与秋雨有关。民间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秋雨绵绵,不紧不慢地下,把天气下冷了,把人的心绪也下凉了,故而古人有“春雨如恩诏,夏雨如赦书,秋雨如挽歌”之说。的确,秋雨易使人产生悲凉愁苦之意:“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宋代“无门禅师”诗偈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热爱每一个日日夜夜,享受每一个春夏秋冬,方为人生智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