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广角镜
新书架
文史杂谈
绿城杂俎
知味
书林漫步
文苑撷英
lh48155
lh48149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文史杂谈

离任遭讽的贪官

刘开生

唐朝时,一县太爷即将离任的消息传出后,当地民众送上一块牌匾,上书“天高三尺”。县太爷不解其意,以为百姓在说自己好话。后有人向其解释匾文:此乃诅咒之。这里的“天高三尺”并非真的“天高三尺”,而是“地低三尺”的意思,因为当地的地皮,已被那将要离任的贪官刮去了“三尺”。此等讽刺,可谓入木三分。

五代后晋的宋州节度使赵在礼,在任上弄权牟利,强征暴敛,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当他离任前的一天晚上,有人在其衙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早去一天天有眼,”下联是“迟去此地地无皮。”横批是“走了好。”足见当地百姓,对该贪官的不满已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

元朝时,某地一县太爷即将离任,当地百姓听说后,凑钱给他送了一块牌匾,匾上赫然书上四个大字:“四大天地”。看到百姓送匾,县官很得意,特意将此匾挂于堂中。可他治下的百姓有人却在偷着乐。原来,“四大天地”指的是:“整天花天酒地,办案昏天黑地,百姓怨天怨地,离任谢天谢地!”由此可见,该贪官在当地百姓心目中是个啥形象。

明朝时,某地一贪官在任期间,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离任时,他认为再也没有什么可搜刮的了。于是就让人找来一把折扇,并请当地一画家把当地的秀美山水画到扇子上,以便离开后得以继续欣赏。就在他即将离开此地时,府上佣人接到一束诗笺,贪官打开一看傻了脸,原来诗笺上面的诗句是:“来时萧索去时丰,官币民财一扫空。好山好水移不去,临行绘入画卷中。”此贪官贪腐的丑陋形象昭然若揭,惟妙惟肖。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