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娱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本报记者 左丽慧 文 李 焱 图 小马扎、井台茶坊、喷空——连续几个月来,每周六下午3点的“井台喷空”成为不少郑州市民忘情欢笑的文娱新阵地。不仅如此,来自上海、云南及平顶山、开封、洛阳等地的不少观众也驱车、甚至乘飞机赶到井台看“喷空”。井台是个什么地方,“喷空”说的什么?连日来记者进行了采访。 “‘井台茶坊’是一个近百年历史的老字号,经过磋商,我们把它注册落户在一二一喜剧坊。”一二一喜剧坊负责人、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获得者陈红旭介绍说,他们原本没有打算定期演出,只是在井台茶坊重新开业时几个朋友聚在一起搞了场免费演出,没想到效果很好,观众一致要求再演。 好在喜剧坊早期就凝聚了河南相声大赛最佳逗哏余泽洋、河南戏剧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高强、快板达人大郎、全国故事大赛金奖获得者郭超,张飒等一批本土喜剧明星,在他们的倾情演出下,众多观众被吸引到井台听“喷空”。 “‘喷空’是河南方言,聊天的意思,北京人叫侃大山,四川人叫摆龙门阵,陕西人叫谝一谝。喷空儿虽为聊天意思,但比聊天热情、豪放。”“喷空”创始人陈红旭认为,“喷”字充满了热情,具有典型的河南性格,形容聊得投机只有用“喷”才显得过瘾。“喷空,最放松、最随意的聊天艺术,比评书更生活,比相声更随意,比脱口秀更规范。” 陈红旭介绍,去年5月喜剧坊曾应邀将“喷空儿”进棚录音,随后节目在河南广播电台播出,备受欢迎。在井台茶坊每周六下午3点定时“开喷”后,目前已连续举办14场,惠及市民近千人。这些演出都是免费的。 记者日前赶往井台茶坊听了一场“喷空”。茶坊内,有近300年历史的道情筒,100多年的三弦、书鼓、醒木、桌子、凳子、砖、瓦、石等中原民俗、曲艺老物件随处可见,给人亲切的历史感,而更吸引人的是这里的表演:“喷空”风格自然,没固定演出舞台,在柜台里、茶台前……观众不知道下一个演员会在哪里出现;“喷”者往往经过一定的准备,也可以随时自由发挥;听众兴致高了,还会给演员“出题目”,演员也让观众参与即兴表演,甚至还有观众主动要求上台“我给大家喷一段儿”……现场气氛热烈,其乐融融。 “井台茶坊一共约120平方米,中间供观众坐的地方有七八十平方米。”陈红旭表示,为了节约空间他们才买的小马扎,没想到歪打正着,小马扎也成为井台喷空的标志之一,而由于听众太多,最后不得不限制名额。 专程赶到井台茶坊听喷空的潘萍在现场几次笑得前仰后合,她告诉记者,自己非常喜欢井台喷空的氛围,大家围坐在一起,听听故事、聊聊生活,还能看到演员多种绝活表演,不失为都市生活中难得的文化休闲,“希望这样鲜活的文化艺术形式能在郑州广泛开花。”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