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燃气个性化安装将推广至所有新建小区
雨中看郑州
别有一番风景
科技创新 支撑郑州都市区跨越发展
郑州到南昌可以坐高铁了
法制教育纳入全省
大中小学教学计划
高新区西流湖片区拟开发
我省千余名贫困
患儿受益天使基金
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须在一小时内上报
“慈善一小时”活动
又有29家单位响应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科技创新 支撑郑州都市区跨越发展
推动创新 政府企业共努力明确重点 努力建设国家创新中心
参加省直机关“走进郑州都市区、助推‘四个河南’建设”活动的党员干部来到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参观。

本报记者 武建玲 文 丁友明 图

省直机关“走进郑州都市区、助推‘四个河南’建设”活动今天进入第七天。连日来,来自省直机关的党员干部走进郑州的生态廊道、企业、高铁站、机场、社区,看项目、听讲解,感受郑州都市区发展的强劲脉动。郑州注重科技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成效更是给参观者留下深刻印象。

领跑行业 郑州企业频获赞誉

威科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创新型企业,已经在通信技术、网络多媒体、卫星应用等领域研发出20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成果和软硬件产品。

参观过程中,了解到威科姆的教育信息化、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和北斗卫星应用这三项主营业务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不少省直机关干部感慨:“想不到咱郑州也有这么‘牛’的企业。”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隧道装备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技术服务等业务,是国内隧道掘进机研发制造的开拓者和领军者,成功占据了掘进机技术的制高点。公司产品目前应用于国内24个城市的地铁建设项目。

在企业总装车间,一台为深圳地铁施工“量身定做”的巨大盾构机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以前对郑州工业了解不多,现在知道中铁工程装备集团位列世界三大掘进机生产商,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世界第二,为河南、为中国装备制造业争了光。‘郑州创造’了不起。”团省委一名干部评价。

宇通节能与新能源客车项目是宇通集团向“纯电驱动”汽车产业技术战略转型的重点项目,规划建设8条客车生产线。目前,宇通新能源客车已逐步占据了行业发展的制高点。

听说宇通自主研发的新能源“睿控”技术品牌比传统能源客车节省燃料30%以上、PM2.5排放值降低90%以上,省工商局一名干部说:“希望宇通能为城市蓝天工程做出更大贡献。”

推动创新 政府企业共努力

一叶知秋。

我市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不俗业绩是企业注重创新、苦练内功的结果,也与我市重视创新、支持创新的大环境密切相关。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把科技创新作为郑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主战略,区域自主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截至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89家,占全省的36%。2013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016.8亿元,同比增长33.6%;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274.3亿元,同比增长2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4%。高新技术产业对全市GDP的贡献率达到20.5%。

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新提升。近三年来,充分发挥政府科技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提高了0.5个百分点,达到1.94%。在工业、农业、社会发展的各个重点领域,组织实施重点攻关项目730项,取得了一大批研发成果。

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成绩。我市着力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已建立市级以上研发中心1705家,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覆盖率为35%。国家专利审协河南中心、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等国家级创新服务机构先后落地郑州。

科技合作和成果转化迈出新步伐。近年来,我市与国内100多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47个。

科技惠民工作再上新台阶。围绕现代农业、城市建设、卫生与健康、食品安全等领域,组织实施科技项目220项,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新产品56项。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3091辆,居全国前列;推广应用LED节能灯7万余盏,促进了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

创新创业环境取得新进展。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重点培育和引进战略支撑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创业人才。目前,已培育科技创新团队150个,科技领军人才140名,在郑万人计划专家5人,千人计划专家7人,百人计划专家5人,在郑两院院士11人,柔性特聘两院院士70人。

由于科技创新工作成效突出,郑州市先后进入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行列。

明确重点 努力建设国家创新中心

肯定成绩,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

参观过程中,一些省直机关党员干部也谈到了郑州的科技创新必须要面对的挑战:创新人才不足,高端研究院所太少,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规模小;驻郑高校、科研院所与郑州产业创新和发展的结合不够紧密;激励创新的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等。

其实,对于自己的“软肋”,郑州也很清楚。立足当下,着眼长远,郑州已经明确了未来科技创新的目标和着力点。

下一步,我市将着力加强体制机制创新,谋划构建郑州自主创新实验区;构建现代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产业发展集群能力;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企业创新和发展能力;完善创新人才支撑体系,打造创新创业高地;建立技术转移体系,探索科技成果资本化和产业化;健全科技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创新服务效率和质量。

我市将以培育百亿级高新技术企业、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引领,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培内与引外并重,围绕主导产业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源谋划产业链,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布局服务保障链,力争用3到5年时间,重点培育20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打造20个左右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培育10000家科技型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10000亿元,建成功能完善、协调高效、运转流畅、充满活力的自主创新体系,让郑州成为河南省乃至中西部地区的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国家重要的创新中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