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散文
新书架
知味
往事漫忆
随笔
lh4916
lh48152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 载

5

“劳卫制”锻炼活动不仅是强壮了身体,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在一起,感受到新中国团结、乐观、向上、健康的生活氛围。虽然当时生活还比较困难,体育器材比较简陋,可是同学们锻炼起来,充满乐趣。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和苏联在意识形态方面发生分歧,加上接踵而来的三年困难时期,粮食与副食品严重短缺,国家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学校的体育运动大多减少或停止,“劳卫制”也不了了之。1964年,中央正式废除“劳卫制”名称,取而代之的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扫盲班与三好学生

新中国成立之后,教育资源收归国有,人们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终于可以把自己的孩子送去上小学了。但是,6亿人口中还有4亿多文盲,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扫盲。

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文化教员祁建华经过刻苦摸索,独创了《速成识字法》。这是一种借助注音字母的辅助作用,利用汉字字形、字义、字音相同与相异的不同特点,来提高识字速度的方法。

这种方法正是毛泽东一直关注的。早在1949年8月25日,华北大学校长、中国文字改革的坚决倡导者吴玉章就给毛泽东写信,提出为了有效地扫除文盲,需要迅速进行文字改革。对吴玉章的建议,毛泽东极为重视,把信批转给郭沫若、茅盾等人研究。在毛泽东的关心下, 1949年10月,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成立,其中一项任务就是研究汉语拼音方案。

1951年,西南军区在1.26万名干部、战士中试行《速成识字法》,取得了喜人的效果。一般只要15天时间,就能识字1500个以上,能读部队小学课本3册,能写短稿。某野战军采用这一方法,于1952年3月底彻底扫除了文盲。

1951年11月29日,重庆《新华日报》介绍了祁建华的《速成识字法》。1952年1月11日,新华社发表了祁建华写的《“速成识字法”的创造经过》。4月23日,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举行颁奖典礼,奖励发明者祁建华的杰出贡献。4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号召各地“普遍推行速成识字法”。扫盲运动的第一次高潮迅速形成。

扫盲采取能者为师的方法,亲教亲,邻教邻,夫妻互教,小孩教父母,有的地区还实行“双包”,即“师包生”、“夫包妻”。扫盲教师每天教学员几个汉字,下次上课还要复习,就像当时的顺口溜说的:多读多练,多和生字见面。

为了把更多迫切要求学文化的人组织起来,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被创造出来:工厂的“车间学校”、煤矿的“坑口学习小组”、农村的“地头学习小组”、妇女的“炕头学习小组”等。

有的地方的扫盲班规定十不准:不早退,不迟到,不打闹,不嬉笑,不抽烟,不戴帽,不唠嗑,不睡觉,不织毛(活),不看报。

1953年6月30日,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我给青年们讲几句话:一、祝贺他们身体好;二、祝贺他们学习好;三、祝贺他们工作好。”

这大概是日后“三好”的由来。

1955年2月10日,教育部公布的《小学生守则》第一条却提出:“努力做个好学生,做到身体好,功课好,品行好,准备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同年5月13日公布的《中学生守则》第一条也提出:“努力学习,做到身体好、功课好、品行好,准备为祖国为人民服务。”

1957年2月,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从此,由“三好”演变成的德育、智育、体育这“三育”教育方针,影响深远。从那时开始,“德、智、体”全面发展便成了评选“三好学生”的“国家标准”。

2012年3月,81岁的沈鹏发起停止评选三好学生的提案。既是编辑出版专家又是著名书法家的沈鹏认为,三好生的评比弊多于利,三好生成了重点中学录取的必要条件或优先条件,背后的利益链滋长了腐败。有的教师以学生送礼多少作为评价标准。一旦孩子被评上三好推优,升入重点学校,所以家长为此疲于奔命。

他明确表示,评三好学生已然不符合教育规律。这份由沈鹏担任第一提案人的提案已经得到多位全国政协委员的支持,新闻出版界别共有13位政协委员联名参与。

针对多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发起的停止评选“三好学生”的这份提案,教育部发言人续梅2012年3月4日表示,教育部并未对“三好学生”评选做出统一规定,也没有设置全国、全省性质的此奖项,无论实行或废止,教育部都不干涉学校决定。

“无论什么奖项,我们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鼓励学生健康发展”,续梅表示,“三好”只是一种鼓励形式,无论什么形式,只要面向全体学生,只要符合教育规律,教育部都是鼓励的。而这种奖项,也需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创新。对于是否赞成评选“三好”,续梅表示“不便发表评论”。

凭票限量供应

1960年,蔬菜被正式划为“国家二类商品”。对居民实行凭票限量供应,凡是在京有正式户口的,每人每天供应鲜菜2两(100克),但品种不限。萝卜、土豆、白菜等任择其一。但以土豆居多。另外还发放有少量的“葱票”,持票可购买到少许葱、姜、蒜等,主要由“居委会”安排,重点是照顾基层革命军烈属。但有时出现凭票也无菜可买的情况,仍可持票买到腌菜或咸菜(腌酱菜也凭票供应)。

许多东西要凭“北京市居民副食购货证”购买,比如,冬贮大白菜每户供应数斤、十余斤不等;食糖每人每月供应2两;食盐每户每月供应1市斤;芝麻酱逢三节(春节、国庆、五一)每户供应1两(50克)、茶叶1两(低档),茶叶自1959年起被划为“国家二类物资”,市场罕见;逢年过节还有粗粉条2两,粉丝1两,花椒半两、大料半两、木耳半两,黄花菜半两,碱面儿半两,皆按户供应。

花生和瓜子一年“品尝”一回。每逢春节光临,每户居民凭证供应花生半斤(含皮)和瓜子2两(熟)。直到1965年以后,才由每户居民每年供应半斤改为每人供应半斤和瓜子2两。

食油供应按在京正式户口,每人每月发放油票一张。凭此票可购食油3两,品种以豆油或棉籽油(当时叫卫生油)居多。花生油则在年、节期间少量投放市场。

此外,春节每户额外增发“节日补助油票”一张。凭此票可购香油(芝麻油)1两。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