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国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比“伊斯兰国”
更危险,还有吗?
进退维谷
奥巴马
英国人质同遭噩运
惨死“伊斯兰国”刀下
揭秘“伊斯兰国”女成员
又一美国人在朝获刑
“计恩算盘”算出父母恩
爱情斑马线
亮相南京
老师咋就成“要”师?
相知无远近 万里尚为邻
列车上“吹牛”引关注
一逃犯被乘警捉个正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进退维谷
奥巴马

在“9·11”事件13周年前夕,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讲话,宣布将对极端武装“伊斯兰国”实施“系统的”空袭,以求将其削弱并最终摧毁。

虽然奥巴马的讲话充满“铿锵有力”的词汇,但细究之下不难看出,其核心只有两层意思:一是“伊斯兰国”已经发展壮大到美国无法坐视不理的程度;二是美国不愿派遣地面部队再次直接卷入战争。

很明显,奥巴马在美国记者被害事件后,既想显示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力量和意志,赢取民众支持,但同时又不愿深陷战争泥潭。

迄今为止,美国打击“伊斯兰国”的主要手段是空袭、武装当地派别以及试图联合反恐盟友,而这些行动既无长远时间表,又无阶段性目标。这些“隔靴搔痒”式的措施显然难以最终摧毁在某些方面比“基地”更有能力、更具野心的“伊斯兰国”。

目前,“伊斯兰国”的控制区域横跨叙利亚和伊拉克,约占两国各三分之一的面积。而这两个国家正是因为美国的插手才变得动荡不止、战火连绵,从而成为“伊斯兰国”的发源地和成长沃土。“伊斯兰国”首领巴格达迪就是在美军入侵伊拉克后投身“基地”组织的伊拉克分支机构,开始其恐怖主义生涯的。随后,美国又要求叙利亚总统巴沙尔下台,并暗地向该国反对派提供财政甚至武器援助,使得叙利亚内战久拖不决,“伊斯兰国”等一批极端势力得以在那里发展壮大。对美国来说,这一切难道不更具讽刺意味?

进退维谷

奥巴马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