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8版:体育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编者按:本周五,河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暨首届全民健身大会,将在焦作市拉开帷幕。河南省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是全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是促进全省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盛会。其目的是培养锻炼竞技体育人才,展现新时期各市地竞技体育、群众体育成就。本报将从今天开始回顾河南省运动会的历程,带您重温河南省竞技体育的风采。 第一届:省运健儿全运展风采 河南省第一届运动会于1959年4月~5月间举行。首届省运会于1959年4月26日在河南省体育场举行了开幕式,据了解,共有1万余名群众参加了首届省运会开幕式。首届省运会也是河南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举办的第一次综合性运动会。首届省运会共有来自郑州、开封、洛阳、新乡、南阳、信阳、许昌等7个地区的3000多名运动员参赛,比赛设有30多个竞赛项目,郑州市获得团体总成绩的第一名,许昌和新乡分获第二、三名。值得一提的是,首届省运会举办的时间与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举办的时间在同一年。因此,在首届省运会上脱颖而出的优秀选手,也代表河南省参加了第一届全运会并取得了一部分不错的成绩。 第二届:开封力士勇破纪录 第二届河南省运动会于1964年11月7日在省体育场开幕。由于当时刚刚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河南省的体育也遇到了很大困难,很多项目的运动队都是在被砍掉后重新组建的。 第二届省运会参赛运动员仅有1500人,而且还都是18岁左右的年轻选手,设项也仅有10多个。尽管比赛环境相对较差,参赛选手比较年轻,但本届省运会中还是诞生了一批好成绩。其中来自开封的年仅21岁的小将刘怀友,在男子轻量级推举比赛中,以126公斤的成绩打破了该项目的全国纪录。郑州市继续占据省运会团体总分的霸主地位,勇夺8个项目的团体冠军。 第三届:“文革”影响推迟举行 由于受到“文革”的影响,第三届河南省运动会直到1974年9月20日才在郑州举行,而且比赛的时间只有一个星期,9月27日便结束了。据了解,参加本届省运会的除了郑州、开封、洛阳、新乡、安阳五市外,还有信阳、商丘、南阳、许昌等地区和新调整出的平顶山、周口、驻马店、鹤壁、焦作等5个新地区,共18个代表团,979名运动员。由于与省二运会相隔了整整10年,大批优秀运动员退役,从而也致使河南体育陷入了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经过激烈角逐,洛阳市获得金牌总数第一,郑州市名列第二名。 第四届:单位参赛初登场 与前三届省运会不同的是,第四届河南省运动会首次出现了单位参赛队——郑州铁路局代表队。本届省运会1978年10月24日至11月3日在郑州举行,参赛运动员达到了1642名。 本届省运会共有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武术、田径、射击和航空模型等8个正式比赛项目,还有体操等15个表演项目。另外,比赛中涌现出了许多名将,比如获得全运会冠军的丁杰(武术)、刘爱存(田径)。最终,郑州市重新夺回霸主地位,获得金牌总数第一,洛阳市名列第二。 第五届:诞生一批新纪录 第五届河南省运动会于1982年9月19日在郑州举行。除了上届19个参赛代表团外,又增加了国家特大型企业中原油田,使参加本届省运会的代表团达到了20个。参赛运动员也达到了3000多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射击、举重、田径等项目的比赛中,本届省运会共计超两项世界纪录,一项全国纪录,63项省成年和少年纪录。经过7天激烈角逐,省五运会圆满结束,郑州市和洛阳分列金牌榜前两位。 第六届:省运会首离郑州 前五届河南省运动会都是在郑州举行,第六届省运会的举办地则改在了古都洛阳。这也是河南省运动会首次走出郑州。 本届省运会是河南历史上规模较大的全民体育盛会,洛阳将7个项目交由厂矿企业承办,还有一些比赛项目在开封等地举办,这也开创了一届河南省运动会分别在不同地市举办的先河。在这届省运会中,运动员们平了两项亚洲纪录,刷新了29项省纪录和6项全国青少年纪录,展现了河南体育的美好未来,郑州和洛阳分列金牌总数的前两名。 本报记者 陈 凯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