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小麻雀找凤凰》
新郑上映
美检测机构揭晓
好想你红枣十大秘密
6年免检车辆
可直接申领环保标志
阴雨湿冷天 婴幼儿游泳热
享受阳光下的“微幸福”
上接T1版
秋季腹泻防治
加固肠胃很关键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上接T1版

()而“厚德自强、传承创新”新郑精神的提出,更是传承了该市厚重黄帝文化的基因,彰显出63万人的精神标识。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好媳妇”、“好婆婆”、“最美故里人”、“知识型家庭”等评选活动的举行,越发显现出市民积极向上、超越自我的精神,更有刘金镏、花书增等入选“中国好人榜”。

文化的发展也带动了旅游的兴旺。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在新郑的公园、街头、乡村,文化和旅游交相辉映,把新郑点缀得分外迷人。畅游故里,游客们可以在旅游中感受新郑文化的博大精深;足不出户,游客们只要打开新郑市特色文化数字网,黄帝文化、新郑历史名人、具茨山岩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文化、大枣文化、古籍书目、地方文献等11个数据库显现出来,游客们在获取文化知识的同时,也饱览了星罗棋布的旅游景点。特色文化数字网的开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注重市民文化的普及,也要注重各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该市不断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不但让百姓享受到了文化权利,还逐步让村民培养起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社会风气为之一变。

文化虽无形,却在传播的过程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观念。 欣赏先进、活泼、欢快、健康的文艺演出,现在成为新郑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乡村居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多姿多彩,今年以来,新郑共开展“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演出活动35场,“双百”演出64场,深入村组、社区、学校、机关、企业等开展“公益电影送基层”活动,共计放映1380多场。不断完善两馆建设的同时,继续全面建设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大院,不仅坚持向群众免费开放,还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演出、科技文化培训、电影放映等活动,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文化加油站”。在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中,市民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曾经见证了中华文明几千年兴衰的古都新郑,正持续激荡起文化惠民的澎湃热潮,惠及百姓的公共文化事业正如星火燎原之势蓬勃发展。如今,新郑的节日文化、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农家文化等一大批群众文化活动,不仅培育了城乡群众科学文明的生活理念,更为建成小康社会、提升百姓幸福感、推进文化繁荣描绘出一幅幅绚丽画卷。它让我们回归了内心的沉静,体会到文化浸润心灵的高雅享受。

新郑,正日益呈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动人景象。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