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体育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国代表团举行升旗仪式
击剑选手雷声将担任旗手
45亿的梦想与未来
东道主只想当“老二”
仁川地铁 感觉还不赖
女足赛结束第二轮
玫瑰大胜中华台北
骂不醒的男足
李娜退役几成定局
郑州健儿力争“双丰收”
聚焦梦想 荣耀中原
省运今日焦作开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仁川地铁 感觉还不赖
——仁川亚运会见闻之二

来仁川之前,自认为出过几回国懂点简单的日常英语,连蒙带猜加上志愿者的帮助应该问题不大。在仁川机场,所有的指示牌,都是由韩文、英文、中文和日文四种语言写就,跟国内基本没什么两样。地铁站名也都有英文翻译,这让我们打消了很多顾虑,至少坐地铁的时候,不用担心下错站。但这仅限于在地铁里,出了地铁就“蒙圈”了。街上的招牌连英文字母都很少出现,斗大的韩文在那儿立着,我们只能眼巴巴当画看。

昨天,没有了当地中文志愿者的贴心服务,三位家乡媒体同行只身从酒店坐地铁前往主新闻中心,身处异国他乡的记者,深深感到语言真是个大问题,因为在这里中文和英文肯定行不通。没办法,只好让熟悉的志愿者将地址用韩文和英文发过来,从哪儿上车如何转乘到哪个站下车,按照志愿者提供的路线图,加上能看懂的英文站名,我们总算费尽周折顺利抵达新闻中心。

尽管在仁川吃尽了语言的苦,但却为密密麻麻无所不通的地铁线和顺畅无比的交通鼓掌叫好。当我们郑州还沉浸在终于有了地铁的喜悦之中,仁川的地铁早已成为出门习以为常的交通工具,这里地铁运行高度密集,密密麻麻修建了十几条地铁线,三分钟一趟,换乘点非常繁多,一点也没有拥挤的感觉,基本能够保证上车就有座位。而且每个站的出口多达十几个,几乎市区的每个主要路口都能找到地铁口。记者问当地的会点英语的韩国年轻人,是不是亚运会期间才是这样?他们回答:平常就是这样。

尤为让我感慨的是,地铁车站的选址和出口设计,让人感觉到亲切和体贴。几乎所有的地铁站周边都是社区的中心点,出了检票口不远即可抵达你所办公的地点、购物的场所、休闲的去处、就医的地点、读书的课堂……换乘站规模宏伟,上下多层,时尚商家、著名小吃、便民商店、报刊书摊比比皆是,热情的服务温暖人心。而乘客文明礼让,是我们对仁川地铁人性化特征的又一感慨。仁川地铁车厢每节都有老弱病残和孕妇专座,上下班高峰时,车厢里挤满了人,即使专座空着,年轻人宁可站在旁边也不抢座。

第一次出行,曲折之后可谓是“苦尽甜来”。由于大多数比赛场馆均有地铁,接下来我们出行肯定将以地铁为主,这第一的感觉,还不赖。

本报韩国仁川专电 记者 刘超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