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锦绣河山(国画) 柳恒金
连 载
《心灵的盛宴》
“一夫”有哪些解释
荷叶(国画) 郑荻溪
山顶上的云朵
打工回乡
中秋吟月
到哪里找灵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 载

20世纪50年代,一辆飞鸽牌自行车的价格是八十几元,而一位普通工人的工资,也就三十元左右。所以,买一辆自行车要攒大半年。

50年代,自行车还是很稀少的消费品。到了60年代之后,自行车才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缝纫机、手表、自行车被列为三大件,成为一个家庭富足的象征。人们谈论“飞鸽、永久”,不亚于今天人们谈论“捷达、富康”,谁家的自行车丢失了,公安局、派出所会立刻侦破。在以轿车为高官专属的年代,自行车是百姓的自豪。

60年代,28锰钢车、半锰钢车成为自行车里的俏货,像永久13型、17型,凤凰18型等等,都是大链套、电镀单支架、电镀后车架、转铃,即所谓原装“高配置”。和这几款车有一拼的是天津产的飞鸽大链套,但支架是黑漆把后轱辘架起来的那种,铃也不是转铃。这几款车是当年最先进,也是最新潮的自行车。

可是,在那个商品凭票供应的年代,若是手中没有票,即便有钱也没法拥有一辆“永久”自行车。普通一辆自行车价格在120元左右,最好的PA13型车则要更高一些,而在黑市上一张“永久”自行车票竟然要卖到将近100元。那时,谁家有张车票,就会像一阵风一样在邻居间迅速传开。谁要是新买一辆锰钢车更属于爆炸性新闻,其震撼力相当于眼下谁做了一笔大生意,弄不好家里就会成了邻居们免费参观的展览厅。当时,许多人因买不起或买不到“永久”车,甚至选择买一堆“永久”车配件来自己组装成车。

至于外国自行车,因为没有正规的进口贸易渠道,市场上根本见不到,但不是绝对没人见过。像英产的凤头、三枪,日产的富士等,在大街上偶尔飘过,准能够闪瞎人眼。那都是新中国成立前甚至“二战”时期的旧货。三枪牌自行车,商标就是三杆枪,据说,它的材料来自一战后剩下的武器。

在60年代的城市,娶媳妇的时候用两三辆“永久牌”接新娘子,那就算排场够大的。不过,说不定没一辆是自己的,都是借来的。

北京建中国第一条地铁很神秘

1965年7月1日上午9时,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开工典礼在京西玉泉路西侧两棵大白果树下举行。市长彭真主持,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邓小平、罗瑞卿等出席了开工典礼。杨勇讲话,提出了地铁建设三条原则:“地上服从地下,交通服从战备,时间服从质量。”会后,年近八旬的朱德拿起扎着红绸的铁锹,为北京地铁一期工程破土。

不过,出于战备工程的保密考虑,开工典礼当天,组委会只邀请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少数几个新闻单位参加,并明确表示地铁开工典礼的消息不登报,只作为内参保留。

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就这样神秘地开工了。

当时路上车辆很少,施工并没有对交通造成多大影响。

1969年10月1日,第一辆地铁机车从古城站呼啸驶出。经过四年零三个月的紧张施工,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建成通车了。虽然比原计划晚了一年多,但总算赶在新中国成立20周年的时候完成了。

由于是战备工程,并且在设备调试和管理调度上都缺乏经验,在1969年10月通车以后,地铁只是小范围接受参观性质的乘客。想乘坐或参观地铁,都需要持单位统一领取的参观券。当时地铁是北京一景儿,不少外地单位都组织人来参观,一队一队的人马,前面还专门有人解说。而且地铁站还划分了级别:北京站、前门站都是甲级站;古城、苹果园站则是丙级站;剩下的大都是乙级站了。

有人收藏了一张地铁开通当年的车票。这张票为蓝色,票上写有“北京地下铁道参观券”字样。票身左侧还写有毛泽东的“最高指示”:“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在建设过程中一定会有不少错误、失败,随时注意改正。”

这句话是1965年北京提出修建地铁的报告后,毛泽东给当时的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的批示。

1971年1月15日,地铁公主坟至北京站路段开始试运营,票价1角。

两年后,试运营线路扩大到苹果园至北京站。1972年底,北京地铁由原凭证出售地铁票改为免证件出售地铁票,单程票价仍为1角。可别小看这1毛钱,当时一斤肉也就一两毛钱,一般工人的月收入只有几十块钱。因而,乘地铁在当年绝对是高消费。

1角的地铁票价持续到1987年底。

60年代,人民生活很艰苦,很少有什么旅游。旅游的概念,基本上局限在接待外面的客人。

早在1956年,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回国探亲旅行的人数日益增多,全国各主要城市相继成立华侨旅行服务社。随着中国外交活动的开展,1956年、1957年中国国际旅行社先后与苏联、东欧、蒙古各国以及23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旅游机构建立了业务联系,开始接待自费的外国旅游者。在前期,如1957年,苏联、东欧各国的旅游者占总数95%,直到60年代中期,如1965年,才转变为西方游客为主,占总数80%以上,然而每年外国旅游者入境总数仅在四五千人。

1964年11月2日,中国旅游事业管理局召开第一次旅游工作会议,确定:1965年接待8000人,到1969年达到4.5万人。五年可收入4300万美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大事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10月第一版)

60年代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天,上海华侨饭店来了两位老太太,她们是从新加坡回国的,服务员刘丽蓉走过去热情招待。临走,她们便把找头2元多钱送给刘丽蓉,说:“大姐,这是点小意思。”刘丽蓉告诉她们,如今国内早已不收小账了,请她们收回。不料这一来,引起了老太太好多话。她说:“在新加坡,在香港,是什么都要小账的,饭店收小账,旅馆收小账……连上厕所也要给小账。”她又说:“记得国内过去也是收小账的啊!”

刘丽蓉说:“那是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事了。”

“是啊,是新中国成立以前。”老太太说:“可你们现在招待得这样好,又连这点‘小意思’都不肯收,倒真使我们过意不去呢。祖国真是变了样!”

确如老太太所说,小费在中国也有着一段历史,在过去,小费也叫“打赏”。但在新中国,特别是在反修防修、兴无灭资的60年代,即使有人给,但谁肯收小费呢?

10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