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省直机关看郑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2200条意见建议饱含关注和期待
10天考察见证快速发展新形象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2200条意见建议饱含关注和期待
参观威科姆国际软件生态园
参观中铁装备企业
参观郑州东站

凭窗远眺,凝神思考。

每天的返程车上,参观团的党员干部在认真思考。郑州都市区建设怎么走?在中原经济区和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中怎样发挥作用?在中原更出彩中怎么担当?今后几年郑州会是什么样?这些是参观团党员干部最为关心的问题。

10天的活动中,1500多名党员干部接过工作人员发放的一张张征求意见表,抱着高度负责的精神对郑州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建议,每一张意见表都是满满的笔迹。据统计,10天来,共发放了1500份征求意见表,征求意见建议2200条,达到了“零空白”,100%的回收率。

这些意见建议中既有对这次活动的高度评价,也有对郑州工作中存在问题不足的中肯批评,更有对今后郑州都市区建设发展的建设性意见建议,更多的是对郑州未来发展的鼓劲和期待。

听取对郑州工作的意见建议,全方位审视自我,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更好地改进工作是这次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为此,活动主办方经过认真归纳汇总,梳理出43条需要落实和反馈的意见建议,递交给了郑州市相关部门,这些意见建议涉及农业农村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商贸物流、对外开放、城乡规划、社会管理、文化教育、科技发展等多个方面。

谈到郑州发展的短板和不足,党员干部也是抱着“郑州是我家”的积极态度。在被誉为工程上的“穿山甲”的庞然大物盾构机前,一位在机械工业战线工作多年的老干部感慨道,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脊梁,郑州具备了盾构机这项有着世界领先技术的装备制造能力令人欣慰,但是也要看到,郑州现在的装备制造业具有这种能力的企业太少,自主品牌、自主创新能力还是不足,要加大自主研发能力的培育,才能使郑州主导产业可持续发展有强劲支撑。

在北三环中州大道立交桥下,看着郑州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规划和布局,审计署驻郑办的一位同志说,郑州近年来城市路网发展很快,成绩斐然,但是老城区的拥堵问题依然严重,从国内许多大城市交通状况来看,拥堵是城市发展的顽疾,交通道路建设速度远远赶不上人口和机动车增长速度,郑州应该认真研究城市面积、空间与人口、生活工作设施建设的合理比例,科技规划调节城市的“容积率”,才有可能从根本上破解包括交通在内的“城市病”。

不仅如此,许多意见建议言真意切,不乏真知灼见,充分体现了省直机关和中央驻郑单位对郑州的极大关心和给予的厚望,饱含着对郑州的殷切期待。

在昨日举行的学习考察座谈会上,省委政研室副巡视员吕五权说,展望未来,城市之间区域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郑州要在中部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中挑大梁,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三大国家战略,同时更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既要大力发展富士康等就业容量大、面向国际市场的代工企业,又要大力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高成长性产业,进一步增强产业支撑,为全省转变发展方式,支撑经济新常态创造经验。

省工信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刘东霞说,郑州在迅速发展崛起的同时,随着当前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技能人才培养逐渐成为焦点,要充分利用好人口红利,加大培育蓝领人才力度,激发他们的创造智慧和创新活力,充分发挥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人才优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搭建领军人才干事创业的平台。

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机关党委书记陈建良表示,建设大口岸是建设大枢纽的基础和条件,没有大口岸就没有国际大枢纽,也就没有国际大物流,建议郑州围绕“通过建设大枢纽带动大物流,用大物流带动产业群,用产业群带动城市群,用城市群带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思路,全力推动郑州六类大口岸建设,支持郑州航空、铁路、公路、邮政口岸以及延伸海港、陆路口岸功能的内陆口岸,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等跨越时空的“虚拟”口岸建设,形成具有现代意义的综合性郑州大口岸,使河南在国家新一轮开放中抢占发展先机。

省政府国资委巡视员、机关党委书记郑伯阳说,这次活动是加强省直机关干部职工思想教育的生动课堂和创新平台,是凝聚改革发展力量的有效举措,郑州的国资监管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市属国有企业布局合理,服务功能完善,经营管理科学,下一步希望要加大改革发展的力度,做强做大市属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郑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支撑、带动作用。

为期10天的参观考察中,省直机关和中央驻郑单位的党员干部进廊道、进企业、看路网、看机场、看项目,实地感受郑州建设大枢纽、大物流、大产业、大都市带来的大发展、大变化。

不少省直机关的党员干部表示,郑州是全省人民共同的家园,他们既是郑州发展成果的共享者,也是郑州建设的参与者,有责任、有义务为郑州的发展尽一份责、出一份力,看郑州发展的潜力增强了信心,也必然化作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和更好地支持郑州发展的动力。

正如省委省直机关工委副书记孙春永所说,这次活动立意好、组织好,让人实地感受郑州的发展,进而提振了士气,凝聚了共识。参观的党员干部建议意见,千言万语汇集到一点,希望郑州发展再快一点、质量再好一点、贡献率再大一点,让全市和全省人民得到发展带来的红利再多一点。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