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公 示
《落花一瞬》
遥望牡丹
太行秋赋
一只野猫
王道无敌
乡 下
qhq494
qhq4914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乡 下

侯发山

在城里住得久了,就想回到乡下,去走一走、看一看,去跟乡亲们聊一聊。不只是乡下远离尘嚣、空气好、接地气,身心完全能够放得下来;更重要的是能从父老乡亲那里学到很多智慧,悟到很多道理。

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我回到乡下老家时,快要中午,哥哥正在门前耙地。我简单洗漱完毕,就站在地边看着哥哥赶着牛耙地。刚开始看,没感觉有什么特别之处,再看下去感觉就不一样了,哥哥不是赶着牛随便走,而是走“8”字。虽然是牛拉着,在哥哥抑扬顿挫的吆喝声中以及牛鞭有意无意地飘拂下,老牛走得像是经过训练似的,该直走直走、该拐弯拐弯,不下几个来回,就把地弄平整了。再看眼前的这块地,感觉耙齿梳理出来的纹路很好看,像是一个硕大的莲花图案。轮到下一块地时,是一块四四方方的土地,哥哥耙地的方法就又不一样了,是在走“井”字……我忍不住大声问哥哥:“哥,怎么耙地还有这么多讲究啊?”

哥哥说:“根据地块的形状确定耙法,这样耙出来的地既平整又节省时间。”

等到哥哥把连着的三块土地耙完,已经是中午了。站在高处,看到三块土地经过耙齿的梳理,像是三件艺术品,图案不一样不说,每一耙齿的线条都是笔直笔直的,很少有交叉的、重复的,像是用尺子比画着画出来的……真是好看。可惜,在这乡下,没有几个人能够看得到,更别说欣赏了。我都有点替哥哥惋惜。哥哥你这是何苦呢?这话我并没有说出口。

午饭时,母亲特意蒸了花卷馍,说我好长时间没吃过她蒸的花卷了。我说:“妈,这样多费事。”母亲笑了笑:“不费事。”我说:“反正蒸出来就要吃了,弄恁好看干啥?”母亲说:“若是做的不像样子,看起来就不想吃。”母亲这话倒是事实,城里人做的馒头,要么是圆圆的,要么是方方的,没有一点美感,若不是饥饿,真的没有食欲。看着母亲做花卷馍像是在表演魔术,一团面在她手里摆弄几下,就有了一个很好看的形状,像是早年流行的女人的烫发头,不,更像一朵含苞待放的白玫瑰,层层叠叠,缠缠绕绕。待到花卷馍蒸成后,我把花卷拿在手里,都不忍心去吃。母亲说:“不饿?”我这才狼吞虎咽,一口气吃了两个。

到了下午,哥哥开始耩地了,就是在耙了的地块上,用专用的耩地耧把麦种撒上,农事算是暂告一段落,但等来年收麦了。看到上午耙得那么精致的土地瞬间又被破坏,我有些心疼,又有些不解:“哥,你下午就耩地,上午何苦耙得那么细致呢?”

哥哥打了个愣,似乎好奇我为何提出这么个话题,随后慢腾腾地说:“干一样说一样,哪样都不能糊弄,都得干好,不能亏了自己的良心。”

想到母亲的花卷馍,我慢慢琢磨哥哥的话,似乎咂摸出了些许味道。在乡下,随处都能看到让人心动的风景:那些石头大小不一、棱角分明,他们照样能垒出一道道整齐的石堰;围绕着菜地的篱笆,虽是荆棘编成的,一样疏密有度,一样平展似毯;吊在房檐下的玉米穗,像是一挂挂金黄的辫子,随风摆动,散发着玉米的馨香,恍惚让人觉得它不是吃的东西,而是艺术家的杰作……其实,乡亲们也并不是刻意为之,也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手有多巧,而是心性使然,就像乡下路边的小草、岩边的野花,不管身居何处,不管条件如何,不管有没有掌声,不管有没有人喝彩,只顾按照自己的本性百折不挠地长着,默默无闻地开着,尽管有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