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体育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十届少林武术节
亮点纷呈令人期待
三大球路在何方?
追星更是一种快乐
肖天:探索“中国特色三大球”
男子单人划艇1000米决赛
我省名将王龙奎摘得一铜
省运会:郑州团“双丰收”
全满贯,“超级丹”梅开二度
省十二运会昨晚落幕
ps49150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省运会:郑州团“双丰收”
突破失误有得有失拓宽思路培养人才

为期10天的河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暨首届全民健身大会,昨天在焦作落下帷幕。最终,郑州军团在青少年竞技组、社会组和学生组比赛中,各项成绩均位列各参赛代表团之首,并且还得了本届省运会“体育道德风尚奖”,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彰显了河南省体育霸主的实力。

优势项目持续领先

纵观郑州军团在本届省运会青少年竞技组项目上的表现,依然保持了在传统优势项目上的绝对领先。如,武术散打项目,获得总共17枚金牌中的10枚,以金牌过半的骄人成绩遥遥领先;拳击项目获得26金中的13金,夺金数同样过半;跆拳道项目获得28金中的11金。

对此,省十二运会郑州市代表团副团长、市体育局局长李庆山满意地说:“通过本届省运会,我们的传统优势项目得到了检验。通过检验,证明我们在这些项目上还是具备不错的实力的,可以说我们的优势项目在省内是持续领先的。当然在以后的训练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努力,进一步保持和提高这些优势项目的领先优势。”

突破失误有得有失

本届省运会,郑州军团在保持优势项目全省领先的同时,也涌现出一批极具潜质的好苗子。如射击项目的丁露平、许杰、弓梦戈,田径中长跑项目的段颜旭、金雨豪。传统优势项目自行车项目,郑州自行车健儿在拿下全部36金中的14枚金牌的同时,还取得了不小的突破。自行车男子甲组4000米场地追逐赛中,我市选手段旭、邵帅、祝瑞康、肖雨龙,以4'31"994的优异成绩,打破 4'34"251的全国青年纪录,成为本届省运会最耀眼的亮点,也是本届省运会超过的唯一一项全国青年纪录。

还有乒乓球项目,在训练场地因我市修建地铁被拆,多次搬迁训练场地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砥砺前行,取得了参加历届省运会的最好成绩,获得了14枚金牌中的6金。

郑州军团在本届省运会取得突破的同时,一些项目也有失误。谈及这些,李庆山毫不隐讳地告诉记者:“比如水上项目,我们上届夺取了8枚金牌,本届共设55个项目,我们仅仅取得2金,而且现在我们依然没有自己的训练基地;柔道项目一金未得,重竞技项目招生难的矛盾凸显。这些失误都需要我们在下一个周期的工作中想办法进行解决。”

拓宽思路培养人才

郑州军团之所以能在本届省运会上傲视群雄,源自拓宽思路、培养人才的模式。加强“体教结合”,建立适应竞技体育发展需求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对此,李庆山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说:“作为郑州市训练基地的塔沟武校,在本届省运会中,参与散打、武术套路、拳击、跆拳道组队,共为郑州代表团贡献了32金;金水一中、惠济一中和河南省实验中学、郑州市十一中、郑州七中等我市各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把田径、游泳、足球、网球等体育项目与文化教育相结合,加强对运动员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田径项目,河南省实验中学独揽七金;金水一中和惠济一中国家奥林匹克中长跑后备人才训练基地运动员在本届省运会上斩获8金;郑州市打破惯例,大胆启用多次带队在市校园足球联赛中取得佳绩的经开区年轻的小学体育老师作为主教练,组队参加省运会女子七人制足球比赛,并取得了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郑州市乒乓球队与郑州搏冠乒羽俱乐部相结合的这种‘新模式’,为郑州乒乓球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本届省运会摘得6金;郑州市体育局与郑州市二中签订跆拳道项目市队校办协议,体育局派出教练员指导训练,二中负责在训练场馆、招生等方面给予支持。本次省运会上在我市教练员王晋予带领的二中队员狂揽六金,教体结合结出丰硕成果。”

成绩已成为历史,对于郑州体育的未来,作为领路人的李庆山满怀信心:“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坚持以‘奥运争光’为人才培养最高目标的战略,加强‘体教结合’模式,不断为竞技体育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多出人才,出高水平人才。” 本报记者 陈 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