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建设宜居宜业新密
郑欧班列9月开行9班创全国纪录
导 读
郑州小丫包揽女子组冠亚季军
中部大省河南
渐成对外开放高地
盘点郑州
黄金周
一份实实在在的作风建设成绩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建设宜居宜业新密
着力于“深”
民主生活会动真格着重于“实”
针对四风抓整改着眼于“效”
转变作风倾力为民

本报记者 张 立 通讯员 王炎军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新密市99个单位,1654个基层党组织、38602名党员以 “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聚焦“四风”,边学边改,为加快建设“富裕文明,绿色生态,平安和谐,公平有序”的宜居宜业新密提供了坚强保证。

着手于“早”

万名干部下基层

在首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之时,该市就着手为本地活动“热身”。与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深度融合,明确1394名三级网格长和市直单位5656名下沉人员的“双重责任”,上下联动为群众办事提供“一条龙”服务。

网格化工作实施以来,该市共排查矛盾问题2.3万件,98.7%都得到了有效处置。其间,依法取缔了一批高污染小作坊,集中拆除了一批违章建筑和存在安全隐患的锅炉,规范了一批小商户的经营行为,查获了一批制售假冒伪劣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的非法生产经营窝点,化解了一批信访矛盾问题。

深入推行“一村一警”长效机制,在全市350个村(社区)设置标准化警务室80个、警务工作站270个,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230余件,打造了平安建设“新密模式”。

选派百名局长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帮助完善机制、培育项目、解决难题和化解矛盾,引领农村经济发展,深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帮助基层理清发展思路、加强项目建设、排解矛盾纠纷、强化基层基础。

着力于“深”

民主生活会动真格

专题民主生活会,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入“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的一项重要内容。

新密市委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多次召开常委会议进行研究,形成初稿后,采取多种形式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常委个人对照检查材料亲自动手起草,市委书记逐人审阅提出意见。

各级各部门紧盯兰考标杆,重点聚焦“四风”,严格程序标准,普遍召开了有辣味、红脸出汗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联系分包的县处级领导干部全程参与,主持指导,保证了生活会开出高质量。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敢于揭疤亮丑,敢于深挖根源,敢于触及深层次问题、实质性问题,认真撰写了对照检查材料,做到了真正聚焦“四风”、见人见事见思想,为开好高质量、高标准的生活会奠定了基础。

市委把征求意见、查摆问题作为整个活动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在采取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集体议等方式查摆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六查六征集”活动,广泛征取意见建议。以市委民主生活会为参照,深入剖析,坦诚相见,达到了“红脸出汗,加油鼓劲”的目的。

着重于“实”

针对四风抓整改

工作实不实,关键看落实。通过“万名干部下基层”、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沉到基层调研等一系列活动,四个班子累计组织专题调研370余次,走访群众4600余人次,召开座谈会140余次,发放调查问卷7300余份,撰写调研报告161篇,收集意见建议810条,梳理归纳为7类211项。县处级领导干部共梳理问题415条,建立台账21个。全市各级各部门累计开展调研活动1315次,召开座谈会352场次,发放调查问卷3.5万余份,走访群众4.8万余人次,走访非公企业181家,撰写专题调研报告155篇,全市征集到包括“四风”在内的各类问题11000余条,建立台账200多个。

新密市委、市政府对其进行梳理整理后,针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明确专人负责,集中进行汇总梳理,并在第一时间提交市委常委会议研究,按照职责分工主动认领整改。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着眼于“效”

转变作风倾力为民

通过活动,该市政务环境不断优化,全市278项行政审批事项反复对接压减,保留行政审批事项97项,承接、新增行政审批事项55项,削减率达65.1%,审批环节压缩率达51.2%,承诺办理时限缩减86.1%,真正为群众办事提供了高效服务。

商登高速新密段点状开工启动,郑登快速通道、大学路南延、省道323、省道321改造施工进展顺利,溱水路到机场迎宾大道西延、S541侯寨至苟堂线、郑少高速新密北口、郑尧高速轩辕丘站升级正在积极对接,“域外畅通、域内便捷”的“六纵六横”骨干路网体系逐步形成。

上半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完成投资344亿元,建成和在建社区78个,今年6月份,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在该市举办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座谈会,确立了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密模式”。

锦荣二期、同赢服装等项目有序推进,中广国际古城开发、中博佳源污泥环保处理等21个项目签约落地,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今年前7个月,该市规模工业增加值174.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17.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26.3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7亿元,提档升级转型发展跃上了新台阶。

积极应对严峻旱情,发动全市之力向缺水严重地区送水,解决饮水困难人口6719人,全力实施尖岗水库“引水入密”工程,从根本上破解“缺水之痛”;密登堡社区等8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全部启动,在建安置房4797户50万平方米。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