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散文
新书架
知味
博古斋
掌故
随笔
lh4a1
lh4965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 载

17

迪斯科(英文Disco的译音),来源于美国黑人民间舞蹈和爵士舞,特点是膝部随节拍颤动,身体中段松弛,力量主要用在胯上和膝部的快速屈伸上。迪斯科自娱性强,形式多样,比较自由奔放。可以单人跳,也可以双人跳,没有固定的模式。

有人回忆,最初看到醒目的招牌“大富豪的士高”,还以为是“大富豪的——士高”,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上了高中,我的迪斯科时代正式开始。寝室里唯一拥有录音机的刘伟同学为我们接触先进文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我至今仍认为我的迪斯科启蒙者是同桌女生,没有她的歌喉熏染,使我的心脏细胞活跃起来,迪斯科可能不会进入我的生活。“吼!吼!吼!跳个Disco Queen”“摆摆手,摇摇你的头,所有烦恼都从你的脚下溜走。”“跳跳探戈,跳跳哈索,不如来跳迪斯科它花样最多”……迪斯科从开始流行到最后衰败,我都是一个忠实的迷恋者。(《从迪斯科开始》,2006年4月4日《就业时报·休闲周刊》)

1985年,印度电影《迪斯科舞星》热映。蝙蝠衫、猩红的嘴唇,夸张的塑料耳环也成为青年在迪厅中最流行的打扮。片中歌舞场面令人兴奋,深得年轻人喜爱。“蹦迪”从那时起步。迪斯科获得了主流的认可,伴随着片中的那首歌:

吉米,来吧!

让我们手牵手,来跳跳迪斯科,

爱你在心里头,忘掉那忧和愁。

吉米,来吧!

青春时光多美妙,热情奔放多欢笑,

随着节奏摆摆摇,和我一起尽情跳。

1987年,中国引进了一部美国影片《霹雳舞》。当时的观众,立即被影片中这种不按人体正常规律旋转的舞姿深深吸引,随后在几乎每个城市的大街小巷,你都可以看到一个个少年戴露指皮手套、身着蝙蝠衫、头裹绷布、脚踩高帮运动鞋,一遍遍模拟擦玻璃或者外星人行走动作的情景,片中人物“旋风”、“马达”俘获了更多青少年的心。

蝙蝠衫,绝对是那个年代的流行装。蝙蝠衫,是一种在两袖张开时仿佛蝙蝠翅膀的样式。具体为领型多样,袖与身为一体,袖窿无缝合线,下摆紧瘦。后又演变成蝙蝠式外套、蝙蝠式大衣和夹克等,袖子上端肥大,与衣身分开。

高加林与刘巧珍:拨动了多少人的人生

80年代刺痛人心的,还有一个叫“高加林”的人。

农民的儿子高加林参加了高考,但是名落孙山。正在高加林情绪低落消沉之时,一个美丽善良但没有文化的本村姑娘——刘巧珍向他表达了火热、纯真的爱情。巧珍的爱情一时填补了高加林的苦恼和空虚,修复了他受损的心灵。在爱情力量的鼓舞下,巧珍勇敢地与高加林一起,同愚昧的封建思想做斗争,做了很多“出格”的事。

一个偶然机会,再次改变了高加林的人生道路。高加林“农转非”,当上记者之后,抛弃了深深爱着他的美丽善良的巧珍。

这是1982年第三期的《收获》上,刊登的一篇曾经轰动一时的、著名作家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所叙述的故事。

1984年,由吴天明、路遥编剧的同名电影搬上了银幕。一时间,《人生》家喻户晓。《人生》的轰动便由文坛走向大学校园、工厂农村,甚至于世界。

高加林成了那个时候青年人谈论最多的人。

“渴望撕下农民身份标签的高加林,是一种思想或者道德的沦丧吗?”

“高加林是中国的‘于连’吗”?

“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悲剧根源在哪里?”

“高加林该不该抛弃刘巧珍?”

更多延伸出去的命题,旋风般地在全社会、港台甚至跨出国界,在日本、法国、前苏联、英国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国度里,掀起了一场此起彼伏的大讨论。数百家国内报刊、电台、电视,纷纷扬扬,争先恐后地开辟各类专栏或专题节目,为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生活经历、不同生活领域的人们,提供“读后感、观后感”之类的讨论场所。

作为一部引发80年代“人生”大讨论的作品,《人生》无疑有着深刻的时代印记。它的悲剧建立在一种广泛的社会背景上,“城乡差别”、“户籍制度”、“官文化”、“关系学”、“门当户对”……就是那场争鸣的关键词。

那个时代过来的人,至今记得影片开头的一段字幕: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当时,这段话将一批年轻人深深地震撼,并激励着他们奋力前行。

在后来的日子里,很多人惊奇地看到了这段话在自己身上应验的魔力。

1981年1月1日,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学位制。国务院规定,我国设学士、硕士、博士3级学位,即大学本科毕业生可授予学士、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可授予硕士、硕士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授予博士。

1983年5月27日下午,新中国首届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他们一共18位,时人称为“18勇士”。

那一天,马中骐获得的博士学位证书,编号是“001”。

为了表示对首批研究生的重视,主办者特地把学位授予大会的地点定在人民大会堂。

那一天是马中骐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他作为学生代表,在主席台发了言。

为了这次大会,马中骐特意修饰了一下自己。单位为他准备了200元钱的着装费,而当时他的月工资还不到100元。

“我当时思想上还没太放开,觉得还是应该穿中国式的衣服。”马中骐选择的是具有时代特色的蓝色军便装。“那时候也没有博士服、博士帽。”

在博士学位授予仪式上穿博士服戴博士帽是80年代中期的事,是由中央工艺美院的老师设计的。

马中骐的博士学位证书,是由著名科学家、中科院物理学部主任钱三强签发的。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