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与文明有约 与文明同行
碧沙岗公园海棠园荣获
中国最佳植物专类园区
区级综合性公园
年底前拟建成12个
干渠征迁:幸福的阵痛(下)
wx4a47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位河南网友致信中国文明网——
与文明有约 与文明同行
www.wenming.cn

中国文明网

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 主办

我们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核心发源地与发祥地,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祖先早就与文明有约、与文明同行,开辟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灿烂的文化和文明。

但不知从何时起,社会上竟流传着对我们“河南人”不太友好也不太文明的评价。不过,与文明有约、与文明同行的我们,并没有斤斤计较,耿耿于怀,而是以宽广豁达的心胸和实际行动书写着我们河南人光辉的形象。

大家是否记得,2005年8月,台风“麦莎”肆虐青岛,一名女青年被卷入大海,是从河南信阳来此打工的魏青刚,奋不顾身跳进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才把落水者救上岸,然后悄然离去消失在人群中;是否记得,2007年6月15日凌晨,广东省九江大桥垮塌,是来自河南太康的王文田等3人,冒着大桥继续坍塌危险,站在桥面上,拦截一辆辆过往车辆,将死神堵在了门外;是否还记得,周口一名普通的乡村女教师,为了孩子们的梦想,天天不辞辛苦地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收书而感动中国的“最美女教师”李灵。特别是我们省会郑州,感人的事例更是层出不穷:从普通警察杨华民,到“最美铁警”李博亚;从拾金不昧的的士司机,到“送水哥”李老发;从“雨中义务拖车”的好心市民,到为燕子繁雏而停工的建筑工人;从“全城吃面”,到“全城买瓜”;从赡养700多位孤寡老人的黄久生,到“诚信鸡蛋哥”任庆河……这些举不胜举的凡人善事,无不证明我们河南不仅是一个自然之美、城乡和谐的人口大省,更是一个充满了正能量的文化大省,而且,还证明我们郑州是一个充满了大爱的“全国文明城市”。

三年前,我参与了省会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其间,有幸目睹了越来越多的河南好人不断走进公众视野,不断引起世人的关注。据统计,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历届道德模范评选中,迄今为止,河南籍共13人,数量居全国首位;而民间发起的“天天正能量”好人好事评选,河南的数量同样也位居全国第一。在创文期间,作为郑州市民,我积极参与,全身心地投入,并因此病倒,但我无怨无悔,因为能为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城市出点力,流把汗,非常值!

“人为什么活着?应该怎样活着?在当今社会我们应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今年刚考上外地一所大学的女儿向我探讨的问题。对此,我毫不犹豫地对她说:“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孩子,请记住:是河南这片热土培育了我们,给了我们一切。所以,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这一点,不要忘记我们的一言一行不只是代表着哪个省份的形象,而且还代表着一个国度的形象。”

女儿的回答令我很欣慰。她说:“爸爸,我知道,嵩山锻造了我气魄,黄河培育了我品格——你放心吧,今后我一定把忠心呈给国家,把孝心献给父母,把信心留给自己,把爱心传给社会。”

我笑了,因为有梦而努力,因为有你而精彩,加油,让我们共同追求,共同为我们所热爱的这个城市和国家再添一抹新绿! 张升华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