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音乐人张萌萌
成“郑州女婿”
品冠刘思涵
献唱郑大
华少首演疯狂喜剧
精彩表现备受肯定
李菲儿新剧热播
笑过之后再深思
或青春或风景
两部爱情片各有千秋
本土导演再创新作
《道口烧鸡铺》昨首映
季羡林新书
忆清华北大
阅读量基本持平
阅读时间有所增加
立体书展今开幕
免费门票等你领
我省青年作家
创作势头可喜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2013—2014年度郑州市民阅读状况发布
阅读量基本持平
阅读时间有所增加

阅读量基本持平

阅读时间有所增加

本报记者 左丽慧 文 李 焱 图

记者昨日从绿城读书节组委会获悉,根据郑州市推广阅读志愿者团队历时2个月的调查,2013至2014年度,郑州市民阅读量与往年基本持平,而阅读1小时以内和5小时以上的市民人数有所增长。

“根据绿城读书节组委会总体安排,郑州市推广阅读志愿者团队开展了第七次年度调查,在全市开展随机抽样调查1758例,其中有效样本1633例,从阅读量、阅读习惯、阅读趋势变化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反映市民整体阅读状况。”阅读推广团队发起人路毅介绍,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第一次结合移动互联网络进行了网上调查,通过多种途径使调查更加全面、更加客观地反映我市市民的整体阅读状况。

阅读量基本持平

调查报告显示,2013至2014年度,41.05%的市民一年读书5本以上,其中15.67%的市民年度阅读图书10本以上。值得注意的是,也有16.04%的市民年均读书不到1本,占比较去年增长了2.24个百分点;郑州市民平均每天通过各种媒介的总阅读时间为1.6小时,与往年相比基本持平,保持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在阅读时间方面,每天阅读时间1小时以内的市民占42.27%,5小时以上的占7.08%,这两项数字都较去年有所增长;1至3小时的占42.83%,3至5小时的占7.82%,这两项较去年略有降低。每天通过各种媒介,综合阅读时间超过1个小时的市民占57.73%,与去年基本持平。

路毅认为,阅读量、阅读时间方面的调查数据说明,我市阅读推广工作在一定人群中产生了积极影响,带动了阅读基础较好的人群有效地增加了阅读时间和阅读量,但是推广面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推广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新媒体阅读增加

在阅读方式上,2013至2014年度市民最喜欢的阅读媒介前三名的分别是互联网、图书和杂志,占到45.9%、27.43%和14.18%。与去年相比,互联网占比猛增24.68个百分点,以较大优势领先。除图书的阅读比例增长5个百分点外,杂志和报纸的阅读比例均比去年明显减少。“虽然市民网络阅读量增速明显,但是图书阅读量仍然保持稳中有增的趋势,说明我市市民对于图书阅读习惯仍然情有独钟。”路毅分析。

而在阅读目的方面,市民出于修身养性、提高修养的占32.84%,与去年的22.14%相比,增辐较高,表明市民对阅读的功利性需求正在逐渐减弱,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更加主动地去改善生活品质,也更加关注自身生活质量。

在选择图书的标准方面,选择“有价值的观点”占48.32%,“语言风格和故事情节”占33.02%,“外部推荐”占10.07%,而选择“作者知名度”、“图书装帧”、“定价高低”的均未超过10%。充分说明市民的阅读理念得到了提升,判断图书价值的独立性增强,阅读选择变得更加理性。

迎接电子化浪潮

今年,志愿者团队首次就“阅读未来形态”开展调查,35.82%的市民认为“电子书将逐步取代纸质书”,11.75%的市民认为“阅读为版权付费的环境将改善”。说明市民已为迎接电子化阅读的浪潮做好准备,版权及相关权益方面的法律意识也进一步增强。

针对本届读书节知晓度的调查显示,74.34%的受访市民表示会积极参加,51.60%的市民表示了解或参加过读书节系列活动,说明持续开展的绿城读书节已经逐渐融入市民的阅读生活。

绿城读书节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调查中几乎所有被访者都认为应该加大力度在郑州弘扬崇尚阅读的良好风气,营造书香城市的良好氛围,“针对如何加强我市推广阅读的力度,37.13%的市民认为市民的广泛参与最为重要,比去年增加5个百分点,市民对自身在全民阅读推广中的义务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也对政府持续加强全民阅读推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